[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三开门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4484.X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杨小英;陈小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3/3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戴心同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三开门轿厢,属于电梯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梯在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日益普及。常规的载人客梯都是轿厢单方向开门,安装电梯的楼房井道均为平面方形结构,轿厢的驱动部件占据了井道平面方形结构的三个面或两个面,因此,通常的电梯只能一面开门。伴随城市土地的升值,人们对电梯的功能与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三开门电梯装置成为研究的热点。 三开门电梯在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主要技术难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轿厢、轿架必须满足三面开门。常规的轿厢都是一面开门或两面开门,轿架两个立柱占据了轿厢两个面,剩余的两个面最多只能实现两面开门,供乘客进出轿厢,不能满足三面开门要求。
(2)三套门机需独立进行工作。电梯停靠或启动时,三个轿门、三个层门同时开启或关闭的时间是有差别的,要实现三套独立的门机同步运行,电气化控制方面需整体把握。
(3)轿门净开门尺寸受井道尺寸制约。随着土地的升值,开发商为了最大化利用楼层资源,往往缩小井道空间尺寸,三开门电梯的三套轿门净开门尺寸在实际当中极大地受到了井道空间的制约。
(4)井道空间布局复杂化。导轨、对重装置、限速器张紧装置、缓冲器等部件的布局受到轿架结构、三个轿门净开门尺寸、井道尺寸影响,其空间布局存在较大难度。
也有的电梯采用三面开门,如专利号为200820204321.3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三开门电梯轿厢,该专利的三开门电梯轿厢虽然解决了电梯有三面可以开门的问题,但由于仅在平面方形井道内壁上固定设有两个左、右垂直的导向装置,左、右垂直导向装置之间活动连接有轿厢和轿架,且左、右垂直导向装置安装在平面方形井道内壁的对角处,采用在轿厢的四侧面上有三面分别开有轿门。由于该轿厢仅设有两个导向装置,就使得该轿厢稳定性不好,在运行时不够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结构简单且占用空间小的多功能三开门轿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三开门轿厢,包括井道,所述井道内设置有轿厢,所述轿厢的三个相邻侧壁均开有轿厢门,所述轿厢门包括位于所述轿厢正面的正厢门和位于所述轿厢侧壁的侧厢门,所述井道上沿该井道的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分别与所述轿厢门相对应的平层门,其中与所述正厢门对应的为正层门,与所述侧厢门对应的为侧层门;相邻平层交错设置有所述正层门和所述侧层门。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通过导引轨道安装于所述井道内并在井道内进行升降,所述导引轨道分别安装于所述井道的四角。
作为优选,所述导引轨道包括直接与所述井道的壁角固定连接的支撑部,固连于所述支撑部的承载部,所述轿厢连接有与所述导引轨道相配合的导轮,所述导引轨道与所述导轮的接触面位于所述承载部远离所述轿厢的侧壁。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轿厢门两侧均设置有按键区。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内每个所述轿厢门均对应设置有一指示灯,当轿厢处于平层位置时,与该平层的平层门对应位置的所述指示灯发出指示信号。
作为优选,所述指示信号早于所述轿厢门的开门信号一段缓冲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时间为0.5~1秒。
为解决平层门结构庞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将位于正面的平层门和位于侧面的平层门交错设置,将三开门电梯的平层门数量锐减1/3,且基本不影响三开门轿厢的日常使用。
同时为保证轿厢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将导引轨道设置于井道的四角,在承载时,轿厢的每个侧角均受到拉力,由于三角形的结构最稳定,因此本结构可有效保证轿厢的横向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每个轿厢门均通过牺牲一定宽度增设按键区,使得乘客无论从哪个门进入均可方便地操作按键。而轿厢内设置的指示灯可指示乘客本次开门会打开哪一侧的轿厢门,提前0.5~1秒可方便乘客提早作出准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减小了平层门的驱动结构,在不增加井道空间的前提下制成三开门电梯;
2、轿厢结构强度大,承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道,2、轿厢,3、侧厢门,4、正层门,5、侧层门,6、导引轨道,7、支撑部,8、承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默顿快速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4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