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量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正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5093.X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芬;宁歆;姜健;艾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瀚兴日月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6 | 分类号: | H01M4/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型锂亚硫酰氯 电池 正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量型锂亚硫酰氯电池,具体涉及一种能量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正极结构。
背景技术
锂亚硫酰氯电池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比能量高、工作电压平稳、使用寿命长、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受到多方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均加强了对此电池体系的研究,希望将其应用拓展至更为广泛的应用领域。现阶段锂亚硫酰氯电池已获得较普遍应用,但其正极采用的是碳包结构,存在滞后、电压平台不够高、生产过程繁琐等问题,不断改进优化电池结构和生产工艺,扬长避短,更大限度的发挥锂亚硫酰氯电池的能力是该电池系列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量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正极结构,它可以改善能量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电压滞后性能,同时提高能量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放电平台与安全性,而且生产过程更为简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能量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正极结构,该正极结构包括正极盖组、隔膜结构和正极,所述正极盖组包括盖板和中心极柱,所述中心极柱与盖板中心密封连接,所述隔膜结构为密封圆筒结构,所述中心极柱的下部设置在隔膜结构内,所述隔膜结构包括上隔膜、边隔膜和下隔膜,所述上隔膜与边隔膜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下隔膜与边隔膜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中心极柱与上隔膜的中心密封连接,所述正极设置在隔膜结构与中心极柱之间,所述正极由正极抛丸颗粒组成,所述正极抛丸颗粒充满中心极柱与隔膜结构之间的空间。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抛丸颗粒由乙炔黑、铜粉、聚四氟乙烯乳液、含氯高分子粘结剂和溶剂混合而成。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正极抛丸颗粒为经抛丸获得的均匀球形颗粒。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隔膜和下隔膜的直径相等。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隔膜的中心处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等于中心极柱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正极结构的正极全部采用正极抛丸颗粒,与传统碳包式正极结构相比,扩展了电池正极的比表面积,物质接触面积增大,空隙率增加,使得电池内部生成物不易堵塞正极内部的空隙,更利于电解液的顺畅传输,提高电池负极的利用率,保证电池正极的导电效果,从而提高电压平台,改善滞后现象,同时,使用正极抛丸颗粒的正极结构制作工艺简单,缩减了批量生产工序,节省人工成本和物质成本,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隔膜的主视图;
图3为上隔膜的俯视图;
图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ER26500C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放电曲线图;
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ER14250C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放电曲线图;
图6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ER14250C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电池电压滞后图。
其中,101-盖板、102-中心极柱、201-上隔膜、2011-孔洞、202-边隔膜、203-下隔膜、3-正极抛丸颗粒、401-ER26500C型锂亚硫酰氯电池、402-ER14250C型锂亚硫酰氯电池、5-碳包式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瀚兴日月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瀚兴日月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50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液流蓄电池铅极板板栅
- 下一篇:一种电池连接片、电池组以及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