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下室降水井封堵的钢筋笼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6093.1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史广喜;郑关生;饶卫华;毛志伟;施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陈迪 |
地址: | 32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室 降水 封堵 钢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降水井封堵的钢筋笼。
背景技术
地下室管井降水,在地下室底板砼浇筑完成后仍需进行管井降水,待主体施工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停止降水并进行管井封堵。现行技术一般采用在底板上留洞,然后在管井内填筑速凝混凝土至底板底面,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底板补平的方式。该施工方式主要靠混凝土进行防水,一旦井内速凝混凝土被地下水冒穿,很容易造成底板渗漏,并且底板防水层在管井处被破坏,不能形成整体的防水层,影响防水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室降水井封堵的钢筋笼;通过利用钢筋笼结合混凝土浇筑封堵,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水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地下室降水井封堵的钢筋笼,包括钢筋笼,所述的钢筋笼包括多根竖直环绕成筒状的钢筋笼主筋以及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的钢筋笼箍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钢丝网,所述钢筋笼的上部间隔设置有两片或以上的钢筋网片,且钢筋网片与钢筋笼的横向截面为垂直设置。通过在钢筋笼的底部设置钢丝网,这里的钢丝网采用密目钢丝网,在施工浇筑时,使得混凝土不易外漏,浇筑效果较好,多根竖直环绕成筒状的钢筋笼主筋以及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的钢筋笼箍筋保证了钢筋笼本身的强度,通过混凝土浇筑后成桩的强度较大,不易被地下水冒穿,防漏效果好,在钢筋笼的上部间隔设置多个钢筋网片,在浇筑混凝土时,方便混凝土从钢筋网片中间的空隙进入,浇筑后强度大,封堵效果好,不易渗漏。
作为优选,所述的各钢筋网片为相互平行设置。有利于浇筑时混凝土的进入,便于施工浇筑。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两相邻的钢筋网片为等距离设置。使得混凝土在浇筑后形成桩的强度较大,不易被地下水冒穿,封堵效果好。
因此,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在钢筋笼的底部设置钢丝网,这里的钢丝网采用密目钢丝网,在施工浇筑时,使得混凝土不易外漏,浇筑效果较好;2.多根竖直环绕成筒状的钢筋笼主筋以及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的钢筋笼箍筋保证了钢筋笼本身的强度,通过混凝土浇筑后成桩的强度较大,不易被地下水冒穿,防漏效果好,在钢筋笼的上部间隔设置多个钢筋网片,在浇筑混凝土时,方便混凝土从钢筋网片中间的空隙进入,浇筑后强度大,封堵效果好,不易渗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见图1,一种用于地下室降水井封堵的钢筋笼,包括钢筋笼1,钢筋笼1包括多根竖直环绕成筒状的钢筋笼主筋11以及固定在钢筋笼主筋11上的钢筋笼箍筋12,钢筋笼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钢丝网2,钢筋笼1的上部间隔设置有两片或以上的钢筋网片3,且钢筋网片3与钢筋笼1的横向截面为垂直设置。通过在钢筋笼的底部设置钢丝网,这里的钢丝网采用密目钢丝网,在施工浇筑时,使得混凝土不易外漏,浇筑效果较好,多根竖直环绕成筒状的钢筋笼主筋以及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的钢筋笼箍筋保证了钢筋笼本身的强度,通过混凝土浇筑后成桩的强度较大,不易被地下水冒穿,防漏效果好,在钢筋笼的上部间隔设置多个钢筋网片,在浇筑混凝土时,方便混凝土从钢筋网片中间的空隙进入,浇筑后强度大,封堵效果好,不易渗漏。各钢筋网片3为相互平行设置。有利于浇筑时混凝土的进入,便于施工浇筑。两两相邻的钢筋网片3为等距离设置。使得混凝土在浇筑后形成桩的强度较大,不易被地下水冒穿,封堵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60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