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建筑桩基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6363.9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9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渝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田欣欣;李雪花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建筑 桩基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具体涉及新型建筑桩基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上模块结构使用较多,通常是将预制部分结构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再组装。例如在桥梁结构中,预应力混泥土梁或钢梁等部分结构采用预制结构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再连接起来,以降低经济成本和提高施工速度。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桩基的主要结构仍然是采取现场施工技术,现场浇灌混凝土桩基结构耗用时间长,施工周期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可适用于多种土质,施工方便且施工周期短的桩基模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建筑桩基模块,包括桩帽结构、桩身和连接件。所述桩帽结构包括桩套管和连杆,桩帽结构与桩身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桩身包括竖直桩和斜桩,斜桩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30°;所述桩身在地基土体上的一段位于桩套管内,所述连杆连接桩套管。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桩身是圆柱体结构、矩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中的一种,所述桩套管形状与桩身形状相同,所述桩套管与桩身数目相同,根据具体实施中选择桩身、桩套管形状及桩身、桩套管的数目。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圆柱体管状结构的桩身是中空结构,管壁具有一定厚度。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竖直桩位于斜桩之间,两相邻竖直桩之间互相平行,竖直桩与斜桩具有不同的尺寸。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桩套管分为竖直桩套管与斜桩套管,竖直桩套管与竖直桩连接,斜桩套管与斜桩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杆连接相邻桩套管,两相邻桩套管间设有3个连杆,相邻两桩套管的上端和下端各平行设有1个,另一连杆一端设于桩套管的顶端,另一端设于相邻桩套管的底端。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是紧固桩帽结构与桩身,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和垫板,所述螺栓从桩身的径向一端贯穿桩身与桩套管至桩身径向另一端,桩身径向另一端由螺母紧固,所述垫板位于桩身与桩套管之间的空隙中,部分或完全填充桩身与桩套管的空隙。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密封桩套管的上端口及其下端口。
作为一种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垫板焊接在桩身与桩套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可根据具体施工要求选择不同结构的桩基模块,施工简便,具有高强度,适用于各种建筑施工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桩帽结构110、竖直桩套管115a、斜桩套管115b、竖直桩120a、斜桩120b、连接件130、连杆118、地基土体140。
图2是连接件连接桩身与桩套管的立体图;
其中,桩套管115、桩身120、垫板132、螺栓136。
图3是连接件连接桩身与桩套管的剖面图。
其中,桩套管115、桩身120、垫板132、空隙134、螺栓136。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建筑桩基模块,包括桩帽结构110、桩身120、连接件130,所述桩身120分为竖直桩120a和斜桩120b,斜桩120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o~30o;所述桩帽结构110包括桩套管115和连杆118,所述连接件130包括垫板132和螺栓136,连接件130连接桩帽结构110与桩身120;所述桩身120在地基土体14表面上的一段位于桩套管115内,所述连杆118连接桩套管115。
进一步地,所述桩身120是实体的圆柱体管状结构的桩,桩身120设为4根,竖直桩120a 2根,斜桩120b 2根;所述桩套管115形状及数目均与与桩身120形状及数目相同,是圆柱体管状结构,桩套管115分为竖直桩套管115a和斜桩套管115b,设为4根竖直桩套管115a 2根,斜桩套管115b 2根。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桩120a位于斜桩120b之间,所述两相邻竖直桩120a之间互相平行,竖直桩120a与斜桩120b具有不同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竖直桩套管115a与竖直桩120a连接,斜桩套管115b与斜桩120b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118连接相邻桩套管115,所述相邻桩套管115间设有3个连杆118,相邻两桩套管115的上端和下端各平行设有1个连杆118,另一连杆118的一端设于一桩套管115的顶端,另一端设于相邻桩套管115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渝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渝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6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质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垫板内藏盖体的储液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