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扭力转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6549.4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2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峰;曾韦;徐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旭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2 | 分类号: | B62D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扭力 转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扭力转向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汽车动力转向器的扭杆为刚体,其中间位置附近的扭矩不够,从而导致扭杆的弹性扭力曲线为线性扭力曲线,扭杆的自动回中能力不强及中心段路感不好,汽车在高速行驶中转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电动汽车扭力转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扭力转向器,包括杆体、环套、导向件、钢球、导向键和压力弹簧,所述杆体外设有两个环套,两个环套对应的端面上平均分布有两对导向件,每一对导向件之间均设置有钢球,其中一导向件与钢球的接触部分呈蝶形曲面,另一导向件与钢球的接触部分呈半圆形面;两环套与杆体之间均设有两个导向键;杆体的一端稍粗并与环套的端面接触,另一环套外的杆体上设有压力弹簧,压力弹簧外的杆体上设有调节螺母;杆体在环套附近断开成为两部分,该两部分杆体内部为圆孔,在圆孔内设置一根扭杆将两部分杆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键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后的杆体上还设有并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汽车扭力转向器,由于扭力器设有两对以上导向件,每一对导向件之间均设置有钢球,其中一导向件与钢球的接触部分呈蝶形曲面,另一导向件与钢球的接触部分呈半圆形面,该扭力器还设有一弹性装置,当两导向件间的钢球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移动时,由于弹性装置的存在,就能增加扭杆中间位置附近的扭矩,提高扭杆的自动回中能力及中心段路感,增加了汽车在高速行驶中转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满足了设定的扭杆弹性扭力曲线要求,由原线性变为非线性,从而使汽车的转向操作达到了理想的手力特性曲线及路感强度的要求,更能满足汽车转向器对扭杆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C-C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汽车扭力转向器,包括杆体1、环套2、导向件3、钢球4、导向键5和压力弹簧6,所述杆体1外设有两个环套2,两个环套2对应的端面上平均分布有两对导向件3,每一对导向件3之间均设置有钢球4,其中一导向件3与钢球4的接触部分呈蝶形曲面,另一导向件3与钢球4的接触部分呈半圆形面;两环套2与杆体1之间均设有两个导向键5,导向键5的作用是保证两环套2只沿杆体1作轴向移动,导向键5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杆体1的一端稍粗并与环套2的端面接触,另一环套2外的杆体1上设有压力弹簧6,压力弹簧6外的杆体1上设有调节螺母7,通过调节该调节螺母7可达到调节压力弹簧6对导向件3所产生压力的作用;调节螺母7后的杆体1上还设有并帽8,并帽8用于固定调节螺母7;杆体1在环套附近断开成为两部分,该两部分杆体内部为圆孔,在圆孔内设置一根扭杆9将两部分杆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扭力器与传统扭杆配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均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的扭杆9与输入轴10固定连接,输入轴10外设有弹性环11,输入轴10与弹性环11之间平均分布有两对导向件3,每对导向件3中有一个导向件3与输入轴10固定连接,另一个导向件3与弹性环11内侧固定连接;每一对导向件3之间均设置有钢球4,其中一导向件3与钢球4的接触部分呈蝶形曲面,另一导向件3与钢球4的接触部分呈半圆形面。所述导向件3也可设置两对以上,只要平均分布即可,当导向件为2对、4对,即钢球数量为2个、4个时加工容易;根据不同情况,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改变导向件与钢球接触部分的蝶形曲面角度以及改变弹簧的预加载荷来改变扭杆弹力曲线,上述变化均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旭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旭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6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