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解槽的抽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7291.X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纳润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7/06 | 分类号: | C25C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解槽。
背景技术
电解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产生阳极泥,阳极泥淤积在电解槽的底面阻碍电解液的流通,导致电解效率降低及散热效果变差,阻碍电解反应或电解热应力集中导致槽体开裂。电解时阳极泥的排出是必要过程,现有技术中,采用开闭电解槽底部的排出孔将阳极泥排出,其缺点是操作不便,并且残留的电解液易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设计,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散热的电解槽的抽泥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解槽的抽泥结构,包括置于电解槽中的抽泥板,所述抽泥板为壳体结构,其通过抽泥管与抽泥泵连接;所述抽泥板的侧面带有多个侧抽泥孔,其底面带有多个下抽泥孔;所述抽泥板的底面还装置有多块平行的支撑导向板,所述支撑导向板的断面为弧形结构,其弧形凹面朝向抽泥板的底面,支撑导向板的上端与抽泥板的底面固连,其下端的外侧面与电解槽的底面相切触接,所述下抽泥孔位于支撑导向板的弧形凹面侧并位于支撑导向板与抽泥板的连接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抽泥板的上表面带有弧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抽泥板对电解槽中的阳极泥进行抽取清理,相比传统开闭排出孔排出方式,其避免了残留电解液的泄露,并且由于抽取时的吸力作用,阳极泥不易残留吸附于电解槽的避免,提高了清洁程度,从而增大了电解槽的散热效果;设置支撑导向板避免抽泥板与电解槽的底面直接接触,增大抽泥板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支撑导向板为弧形结构,辅助对阳极泥进行导向排出,其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中:1、抽泥板;11、弧形凸起;12、侧抽泥孔;13、下抽泥孔;2、抽泥管;3、支撑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电解槽的抽泥结构,包括置于电解槽中的抽泥板1,抽泥板1为壳体结构,其通过抽泥管2与抽泥泵连接;抽泥板1的侧面带有多个侧抽泥孔12,其底面带有多个下抽泥孔13;抽泥板1的底面还装置有多块平行的支撑导向板3,支撑导向板3的断面为弧形结构,其弧形凹面朝向抽泥板1的底面,支撑导向板3的上端与抽泥板1的底面固连,其下端的外侧面与电解槽的底面相切触接,下抽泥孔13位于支撑导向板3的弧形凹面侧并位于支撑导向板3与抽泥板1的连接处。
抽泥板1的上表面带有弧形凸起11,弧形凸起11便于抽泥板1上的阳极泥滑落至两侧及底部。
本实用新型采用抽泥板对电解槽中的阳极泥进行抽取清理,相比传统开闭排出孔排出方式,其避免了残留电解液的泄露,并且由于抽取时的吸力作用,阳极泥不易残留吸附于电解槽的避免,提高了清洁程度,从而增大了电解槽的散热效果;设置支撑导向板避免抽泥板与电解槽的底面直接接触,增大抽泥板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支撑导向板为弧形结构,辅助对阳极泥进行导向排出,其效果好。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纳润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纳润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7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D打印机及其光源选取方法
- 下一篇:制备学具的装置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