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7548.1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6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创源智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7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25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模温机 冷却 循环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料、橡胶成型用模温机冷却降温的循环水系统。
背景技术
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包含加温和冷冻两个方面的温度控制,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导光板压铸、橡胶轮胎、滚轮、化工反应、粘合等各行各业。模温机是塑料成型中最重要的器件之一,其作用就是用来加热模具并保持它的工作温度,保证注塑件品质稳定和优化加工时间。通常包括加热和冷却两方面的温度控制。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熔融态塑胶能够顺利完成注塑过程,需要模温机对模具进行加热及保温;当需要更换或维修模具时,需要模温机能够迅速对模具进行冷却。
目前模温机采用的主要是水式模温机,此系列模温机以模具回水直接冷却的方式,再由泵浦加压经过电热管高温加热后送到模具,从而达到加热与恒温的要求。对于模温机控制来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是模温机如何保证生产过程中迅速进行热量交换,这涉及到模温机模具内部水的流道设计是否能及时有效的把温度带走,以及水在流动时对整个模具在各个区域温度变化趋势的控制。二是从感应到机器给出信号,水温上升到设定值的速度有多快,泵产生的压力有多大,单位时间内有多少流量的水通过模具,水的温度控制是否精确。
因此对于大批量塑料产品的连续作业生产,如何实现大流量冷却水的强散热成为模温机控制的关键,也关系了塑料产品的生产批量和质量。现有厂家采用的冷却循环水系统往往是将冷却水注入一个较大容量的水池中,存在着 散热较慢,而且容易受到太阳照射等影响,影响到后续产品的稳定性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一方面利用人造景观对循环水进行大面积散热,同时采用大容积的地下蓄水池防止了太阳照射对水温的影响,提高了模具冷却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模温机内部的冷水机单元、水泵、地下蓄水池、散热池和人造景观,人造景观设置在散热池内部,地下蓄水池设置在散热池的地下,并与散热池通过管路相连通;冷水机单元冷却端的进水口通过水泵与地下蓄水池管路连接;冷水机单元冷却端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人造景观的顶端相连,并使得待冷却水通过人造景观流入散热池。
上述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中,人造景观自上而下包含有若干阶梯型台阶。
上述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中,进水口在地下蓄水池管路的端口设置有单向阀。
上述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中,地下蓄水池采用玻璃钢制成。
上述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中,地下蓄水池的容积为数十立方米。
上述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中,冷水机的与多只模温机相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将数十立方米的冷却水放置在地下蓄水池中,一方面节约了场地空间,另一方面防止了露天水池易受日照、风雪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模温机的冷却精度,降低了温控成本。同时采用玻璃钢制成地下蓄水池,阻止循环水向地下水的渗透,避免了环境污染,起到环保作用。
2、本实用新型利用人造景观对水进行大面积的散热,人造景观采用自上而下的台阶型结构,使得向下流动的水产生波浪式跳跃,增大了与空气的接 触面,使水温加速下降。同时流水增加了人造景观的观赏效果,变废为宝,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模温机;2—冷水机单元;3—水泵;4—冷水管;5—热水管;6—人造景观;7—散热池;8—单向阀;9—地下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模温机冷却的循环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模温机1内部的冷水机单元2,还有模温机外部的水泵3、地下蓄水池9、散热池7和人造景观6。冷水机单元2冷却端的进水口通过水泵3与地下蓄水池9管路连接,其端口设置有单向阀8;冷水机单元2冷却端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人造景观6的顶端相连,并使得待冷却水通过人造景观6流入散热池7。
地下蓄水池9用于存储模温机1冷却所需要的数十立方米的冷却水,人造景观6用于增大热水流动的散热面积,散热池7用于将人造景观6流下的水缓冲,并最终将冷却后的水流进地下蓄水池9。人造景观6设置在散热池7内部,地下蓄水池9设置在散热池7底部的地下,并与散热池7通过管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创源智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创源智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7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加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注射止血针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