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旋转矿井水泵滤网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8222.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邓广俊;李龙江;陈小军;丁将;夏德飞;周嗣举;王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53/20 | 分类号: | F04B53/20;F04B15/02;F03B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旋转 矿井 水泵 滤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驾驶室电控辅助制动装置,属于水泵改进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滤网样式较多,不管是喷雾器上还是饮水管道上,但凡抽水或者排水都会用到滤网。不同的环境需用的型号不同,需用的材质不同,单就矿用水泵进水口端需用的滤网就有特殊要求,比如需具有耐酸、耐碱、耐温、耐磨的性能;尼龙虑油网可以用在空调,油烟机,洗衣机,汽车发动系统,油箱,风机,水槽,水泵,吸尘器,压缩机,净水器,过滤器,挖掘机,但是不能用在矿山,市政排污,泥藻地抽排,工业废水抽排等。这虽然适用不同的环境,但是它又在该环境中受到犹如瓶颈的限制,比如用在重工业或市区生活污水抽排的时候容易堵塞,造成不必要的功率损失。当然现在的潜水泵可以解决一部分易堵塞的难题,但是如果是远距离抽排,那不仅仅是耗能高的问题,更是投资成本高的问题,比如要增加电缆线的长度,不利于对水泵的管理,对水泵的耐酸、耐碱性能要求比较高,并且还是会存在堵塞的问题。目前最简单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用木棒或者钩子来拂开杂物或刮去杂物,但是不方便。目前用于矿山以及其他污水的抽排,最有利的就是余姚市好时机滤网、潜水泵底部滤网孔、潜水泵中部滤网孔等滤网,它们都不能解决上述易腻孔、易堵塞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旋转矿井水泵滤网,用微型电机和自然动力传动刮杆刮渣,实现抽水前端固液分离的效果,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旋转矿井水泵滤网,包括矿井水泵滤网和设置在矿井水泵滤网上的进水管,在外壳上设有至少3道通水槽,该外壳包裹矿井水泵滤网,密封盒设置在矿井水泵滤网顶部并与外壳连接,中间齿轮安放在密封盒底部并与密封盒底部中央通孔一对齐,在密封盒中央通孔一处的进水管与中间齿轮间设有密封轴承一,在密封盒中央通孔一上设有密封轴承二,金属圈固定在密封轴承一上并密封轴承二接触,挂杆通过金属短杆与金属圈连接,在外壳与矿井水泵滤网间均匀分布至少3个菱柱或叶片,在菱柱或叶片顶部设有齿轮一,齿轮一位于密封盒内并与中间齿轮的外齿轮配合,在菱柱或叶片与密封盒间设有密封轴承三,菱柱或叶片底部铰接在外壳底部,微型电动机固定在进水管上并位于密封盒和,微型电动机上的齿轮二与中间齿轮的内齿轮配合。
前述的自动旋转矿井水泵滤网中,所述菱柱或叶片位置与通水槽位置对应。
前述的自动旋转矿井水泵滤网中,所述刮杆为螺旋结构并紧贴矿井水泵滤网,该刮杆与金属短杆连接可使得刮杆可绕矿井水泵滤网转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比例缩放成不同的型号,适应各大、中、小型企业使用,整个各个部分都为模块化设计,零件可拆卸,方便运输,组装简单,方便、快捷、安全、抽排效率高,大大的减少了人无用功,为企业节约了不少开支,本发明采用微型电动机启动整个小系统,利用自然动力冲动三菱柱,大大节约了电能,通过设有能自动转动的刮杆使得在进入矿井水泵滤网前就将固体和纤维与矿井水分开,大大减少了无用功,水泵前管端灵活,采用先分离技术,大大提高抽排效果,且系统结构简单易懂,耗费材料少,经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性能曲线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自动旋转矿井水泵滤网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水泵抽水时,利用在水泵滤网内外水压差,在水泵滤网周围均匀设置至少3个菱柱或叶片,水流推动菱柱或叶片转动,再利用齿轮组将菱柱或叶片的转动动量传递于刮杆,刮杆设置在水泵滤网外表面且可以绕水泵滤网中心线转动,在自动旋转矿井水泵内设置一个微型电动机驱动,微型电动机是在刚启动水泵时或者三菱柱转速特别慢的时候使用,不经常开启,并且负荷小,所以节能,设置一个至少有3道通水槽的外壳,外壳包裹菱柱或叶片,且通水槽与菱柱或叶片位置对应,通过通水槽与菱柱或叶片位置对应,能最大化利用水的动能实现对菱柱或叶片的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8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