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8832.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6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童毅;樊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应用于尾气处理系统中的柱塞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柱塞泵通常包括泵体、安装于所述泵体内的柱塞、与所述柱塞配合的复位弹簧以及位于所述泵体外围的磁性线圈。所述泵体内设有流体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流体通道内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通常包括进口阀以及出口阀。当所述磁性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电磁力会驱动柱塞运动,与此同时,柱塞泵的进口阀开启,出口阀关闭,形成真空密闭空间,在此过程中,外界大气压力将单位量的流体(例如,尿素溶液)压入泵腔;当所述磁性线圈断电时,所述柱塞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柱塞将单位量的流体排出,进而完成一个泵送定量流体的循环。
所述单向阀包括阀座、阀芯以及弹簧。组装时,通常需要将这些零件逐一组装至所述柱塞泵内,组装不便。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柱塞泵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方便的柱塞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柱塞泵,其包括泵体以及位于所述泵体外围的磁性线圈,所述泵体包括第一泵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泵体相配合的第二泵体;所述第一泵体包括出口筒部以及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泵体包括进口筒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配合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第二泵体共同形成一个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上设有进口阀以及出口阀,所述流体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进口筒部内的第二通道,所述进口筒部内还安装有主弹簧以及抵持于所述主弹簧的柱塞,所述主弹簧靠近所述进口筒部,所述进口阀与所述出口阀均靠近所述出口筒部,所述柱塞能够在所述磁性线圈以及所述主弹簧的作用下往复运动,所述柱塞包括前后贯穿的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所述进口阀包括第一阀座、第一阀芯以及抵接所述第一阀芯的第一弹簧,所述进口阀被整体插入所述第三通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柱塞泵包括套接于所述柱塞前端的缸体组件,所述出口阀包括第二阀座、第二阀芯以及抵接所述第二阀芯的第二弹簧,所述出口阀被整体插入至所述缸体组件的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缸体组件包括缸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缸体上的密封套,所述缸体包括抵接部、自所述抵接部向前延伸的容纳部以及前后贯穿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容纳部的容纳槽,所述出口阀被插入所述容纳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柱塞泵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内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能够在所述磁性线圈通电时限制所述柱塞向后移动的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泵体分开设置,然后组装在一起;或者
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泵体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泵体分开设置,然后组装在一起,所述限位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弹簧套接在所述限位件上;在所述磁性线圈未通电时,所述限位件至少向前延伸至所述主弹簧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件的筒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安装壁,所述安装壁设有第一开槽、沿周向与所述第一开槽连通的第二开槽以及自所述第二开槽向后贯穿的第一导引槽;所述第二安装部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在组装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导引槽以及第二开槽,然后再被沿周向旋入所述第一开槽内,所述第一开槽沿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开槽沿前后方向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柱塞泵包括位于所述磁性线圈外围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前端壁、后端壁以及连接所述前端壁与所述后端壁的两侧壁,所述泵体通过螺丝固定到所述支架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进口阀被整体插入所述第三通道内,组装方便,同时也简化了柱塞泵其他相关结构的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实用新型的柱塞泵应用于尾气处理系统中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柱塞泵的立体图。
图3是图2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柱塞泵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中泵体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5中第一泵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5中缸体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纳克(苏州)排放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8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耐磨液压轴向柱塞
- 下一篇:易安装的微型蠕动泵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