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敞车下侧梁通用钻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59128.7 | 申请日: | 201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8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张佳琰;张馨;陆蕙;宋景兴;谢志萍;李伟;门连浩;吉志强;牛丽;姜建召;刘建新;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28 | 分类号: | B23B47/28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敞车 下侧梁 通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敞车下侧梁通用钻模,用于下侧梁搭扣及绳栓孔的钻制,属于铁路敞车下侧梁装配夹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下侧梁搭扣及绳栓孔采用摇臂钻来钻制,下侧梁搭扣相互之间位置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在之前的生产中采用手工划线的方法来保证两搭扣间的相对尺寸,采用以上方法位置尺寸精度不高,有2-3mm的误差,出现错位现象,造成下侧门与搭扣装配时出现间隙,影响装配精度,影响了整车的质量和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生产中下侧梁搭扣及下侧门装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采用框架式结构、能够保证下侧梁搭扣及绳栓孔相对位置尺寸精度的铁路敞车下侧梁通用钻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钻模板、第二钻模板、连接梁、连接杆,在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上设有钻孔,其特征是:在第一钻模板的前部上端固定有直角形定位块、下部固定有直角形角块,在角块的橫边上设有紧固螺钉;两个第一钻模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在连接杆的两端,第二钻模板的顶部固定在连接杆的中间位置,第二钻模板的两侧分别用连接梁与相邻的第一钻模板连接,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在第二钻模板的前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模板面垂直的横支撑块;在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的钻孔中均设有可更换钻套。
在所述钻孔与可更换钻套间设有衬套。
所述可更换钻套是通过钻套螺钉与模板固定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保证了下侧梁搭扣及绳栓孔相对位置精度,通过钻模保证搭扣孔间距尺寸725±0.5,使下侧门与搭扣装配的一次装配质量合格率大大提高,同时减少了工人划线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节约了制造成本,保证了整车的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钻模板1、第二钻模板2、连接梁3、连接杆4,在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上设有钻孔10,在第一钻模板的前部上端固定有直角形定位块5、下部固定有直角形角块6,在角块的橫边上设有紧固螺钉7;两个第一钻模板的顶部分别固定在连接杆的两端,第二钻模板的顶部固定在连接杆的中间位置,第二钻模板的两侧分别用连接梁3与相邻的第一钻模板连接,形成一个框架结构,在第二钻模板的前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与模板面垂直的横支撑块12;在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的钻孔中均设有可更换钻套8,在钻孔与可更换钻套间设有衬套11,可更换钻套是通过钻套螺钉9与模板固定的。
应用时,参照下侧梁的中心线将本实用新型的下侧梁钻模的位置尺寸进行划线;参照划的中心线横向移动钻模,使钻模板基准点与中心线重合;通过拧紧第一钻模板的紧固螺钉7,使紧固螺钉穿过角块将下侧梁与定位块夹紧定位,从而固定第一钻模板与下侧梁的相对位置,同时第二钻模板的横支撑块将第二钻模板也支撑在下侧梁上,分别在第一钻模板和第二钻模板的钻孔处钻孔即可。通过可更换钻套与衬套的配合,对下侧梁搭扣及绳栓孔进行钻制,精度高、适用性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包头北方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591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件钻孔夹具
- 下一篇:一种更换双分裂导线间隔棒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