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0517.1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52 | 分类号: | H01H13/52;H01H13/3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有声 无声 微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动开关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一种施压促动的快速转换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微动开关的应用广泛,如电脑鼠标、汽车鼠标器、汽车电子产品、通讯设备、军工产品,测试仪器、燃气热水器、煤气灶、小家电、微波炉、电饭锅、浮球设备配套、医疗器械、楼宇自动化、电动工具及一般电气和无线电设备、24 小时定时器等。
微动开关按有声和无声分类分为有声微动开关和无声微动开关,有声微动开关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手感,然而其发出的声音会使得在某种场合下比较嘈杂;无声微动开关则不会发出声音,但无声微动开关的手感较差。而现有的微动开关仅能实现有声或者无声的功能,不能根据用户需要对有声与无声进行自由切换,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微动开关仅能实现有声或者无声的功能而无法根据使用需要自动切换有声或者无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切换有声/无声的微动开关,包括有主体、上盖、弹性接触机构、桥片、滑动切换件、按键、用于抵压弹性接触机构的有声导芯以及用于抵压桥片的无声导芯;该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第三端子,该第一端子具有第一触点,该第二端子具有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上下设置;该上盖安装于主体上并与主体围构形成容置空间,该弹性接触机构、桥片、滑动切换件、有声导芯、无声导芯和按键均设置于容置空间中;该弹性接触机构具有一动触点,该动触点位于前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且弹性接触机构与第三端子保持接触电连接;该桥片的一端抵在弹性接触机构,另一端设置于主体上;该滑动切换件可横向滑动地设置于主体和上盖之间,滑动切换件的拨柄伸出主体外;该按键可上下活动地设置,按键的上端露出上盖外,有声导芯和无声导芯均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滑动切换件上随滑动切换件活动;当滑动切换件向一侧滑动后,该有声导芯位于按键的正下方,当滑动切换件向另一侧滑动后,该无声导芯位于按键的正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弹性接触机构包括有活动片以及拉簧;该活动片可上下翻转地抵在第三端子上保持接触导通,前述动触点设置于活动片上并位于活动片的外端,该拉簧的一端连接活动片,拉簧的另一端连接主体或第三端子,拉簧悬空设置,前述有声导芯位于拉簧的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前述活动片抵在第一连接部上保持接触电连接,该活动片具有第三连接部和抵压位置,该抵压位置位于动触点和第三连接部之间,前述桥片抵在抵压位置上,该拉簧的一端与第三连接部连接,拉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接触机构为一体式弹簧片结构,其包括有框体部以及弹片部,前述动触点设于框体部上并位于框体部的外端,该框体部的另一端连接主体或者第三端子,该弹片部抵于第三端子上保持接触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弹片部抵于第一连接部上保持接触电连接,该框体部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接触机构为分体式弹簧片结构,其包括有框体以及弹性片,该弹性片安装于框体上,前述动触点设置于框体上并位于框体的外端,该框体的另一端连接主体或者第三端子,该弹性片抵于第三端子上保持接触导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该弹片抵于第一连接部上保持接触电连接,该框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切换件上具有第一安装槽以及第二安装槽,该有声导芯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该无声导芯安装于第二安装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包括有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外壳,前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第三端子均设置于基座上,该桥片设置于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0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