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投料网筛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0876.7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3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邦涂料(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7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投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投料网筛。
背景技术
涂料的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是按需求将原料加入到反应器或反应釜的投料槽中,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搅拌等条件下生产,反应完成后,出料,再继续进行下一釜的生产,即间歇式生产。
一般反应器或反应釜的投料槽(或分散缸缸口)直径较大,通常远远大于成年人人体,当操作人员投料时,由于原料重量较大,不方便掌握,容易将原料包装袋掉入反应器或反应釜中,在原料惯性较大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操作人员掉入反应器或反应釜中,给投料带来风险和不便,容易引起安全和质量事故。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保证投料安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证投料安全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投料网筛,包括筛体和至少3个挂钩;所述筛体为下端带底面的圆筒或半圆筒型,所述挂钩焊接于于筛体上端外侧面,均匀分布于圆筒周边;
所述筛体为不锈钢网筛;所述筛体孔径为4-6cm;所述筛体高15-20cm;
孔径太大,在加料时容易掉进小的原料包装袋,孔径太小容易堵塞。筛体太高容易使得筛体与加料口边沿夹住原料,造成配料不准和原料浪费,筛体太低使得安全投料网筛重心不稳,易侧翻。
所述挂钩为“7”字或“一”字型,所述7”字型挂钩的角度为65°-90°;所述7”字型挂钩高度为筛体高度的1/2-2/3。
“7”字型的设计,使得安全投料网筛挂于加料口边沿上使用时更加牢固,不易转动,更不易脱落。
优选地,所述筛体孔径为5cm。
优选地,所述筛体高18cm。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投料网筛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安全投料网筛扣在加料口边沿上,固定网筛的挂钩,即可投料。完成反应操作,需要清洗反应器或反应釜时将安全投料网筛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投料网筛,可以减少安全和质量隐患;另外增加网筛后员工投料时心里压力降低(不用担心物品等掉入缸中),投料速速提高,单批次投料缩短1h时间,劳动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安全投料网筛,包括筛体1和挂钩2;所述筛体1为下端带底面的圆筒型,圆筒上端外侧面设有四个挂钩2,所述筛体1孔径为5cm。所述筛体1为不锈钢网筛。所述筛体1高15cm,所述挂钩2高10cm。所述挂钩2为“7”字型,所述挂钩2的角度为90°。
实施例2
一种安全投料网筛,包括筛体1和挂钩2;所述筛体1为下端带底面的圆筒型,圆筒上端外侧面设有3个挂钩2,所述筛体1孔径为4cm。所述筛体1为不锈钢网筛。所述筛体1高20cm,所述挂钩2高10cm。所述挂钩2为“7”字型,所述挂钩2的角度为85°。
实施例3
一种安全投料网筛,包括筛体1和挂钩2;所述筛体1为下端带底面的圆筒型,圆筒上端外侧面设有4个挂钩2,所述筛体1孔径为6cm。所述筛体1为不锈钢网筛。所述筛体1高18cm,所述挂钩2高9.5cm。所述挂钩2为“7”字型,所述挂钩2的角度为65°。
将网筛安装在缸口投料处,网筛弧度与缸口形状一致,使用过程中使网筛扣在缸的边沿上,投料时粉料袋或者原料桶的盖子等不会掉入缸中,同时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不会有掉入缸中的风险,通过此设备的使用减少了安全和质量隐患;另外增加网筛后员工投料时心里压力降低(不用担心物品等掉入缸中),投料速速提高,单批次投料缩短1H时间,劳动效率提高。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邦涂料(成都)有限公司,未经立邦涂料(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0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渗透剂原料添加装置
- 下一篇:汽车摩擦片的热轧钢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