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大鱼际的中药湿敷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0938.4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8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聂绍菊;唐万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鱼际 中药 湿敷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敷料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鱼际的中药湿敷包。
背景技术
许多疾病需要采取中药外敷,根据不同的病症,采用不同的中药配方。传统做法是将中药经过处理后直接敷于患者皮肤上,在采用纱布包扎,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此方法虽然能够将药剂固定住,但操作非常复杂,需要熟练的护士才能绑扎得好,而且对于一些不规则部位,还是不容易捆扎的好,容易滑落,而且费时费力,换药更是麻烦。
目前,为了方便使用则自制了一种湿敷包来便于使用。此湿敷包多由几层浸透药液的棉纱布缝制而成,通过粘贴或者捆绑的方式固定在患处,若是敷料为药酒,使用时,不仅容易污染衣物,而且容易挥发,使得敷料包变干,患处则达不到需要湿敷的效果。此种敷料包多为一次性使用,较为浪费资源。
另有一种湿敷贴膏,由药芯包、药水包、粘贴层和防粘纸组成,患者使用时,需要先将药水包剪开倒入药芯包中,然后撕开防粘纸贴于患处。此种贴膏使用较为不便,而且是采用粘贴方式固定,对于平整的患处较为适宜,但是还是存在患者对粘胶过敏的情况;对于像大鱼际等弧形患处,采用这种贴膏则可能出现贴合不紧甚至掉落的情况,从而影响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大鱼际的中药湿敷包,采用三侧开口的敷包袋,便于装载和清理敷料,而且药物不易挥发和污染衣物,采用绑带捆扎固定特别适用于大鱼际的包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大鱼际的中药湿敷包,包括四边形敷包袋本体和固定于所述本体上的四根捆扎带,所述敷包袋本体包括上袋体和下袋体,所述上袋体包括隔湿层、吸湿层和保护层,所述下袋体是由两层保护层之间设置吸湿层制成,所述上袋体和下袋体的任意一侧边缝合固定,另三侧边设为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对偶连接件,所述上袋体和下袋体之间填充敷料。
进一步的,所述隔湿层由柔软防水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湿层由医用吸湿棉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为透气的网面。
进一步的,所述四根捆扎带固定在四边形敷包袋本体的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对偶连接件为拉锁或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敷料为中药药粉或者颗粒。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制的三侧开口的敷包袋,便于装载和清理敷料,可消毒灭菌后重复使用,与皮肤接触层采用透气的棉质网面,避免粘胶给患者带来过敏反应,表层采用柔软防水材料制成的隔湿层,减少药液挥发而造成的浪费,保证了到下一次换药时间内,敷料包内仍然能够保持治疗所需要的湿度,提供较好的治疗效果;采用捆扎带固定,对于大鱼际这个特别不好包扎的部位特别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大鱼际的中药湿敷包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大鱼际的中药湿敷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大鱼际的中药湿敷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大鱼际的中药湿敷包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敷包袋本体1、四根捆扎带2、隔湿层101、吸湿层102、保护层103、对偶连接件3和敷料4。
所述敷包袋本体1为四边形的敷包袋1,所述四根捆扎带2固定于所述本体1上的四角,主要用于将所述敷包袋1固定在患处。
所述敷包袋本体1包括上袋体11和下袋体12,所述上袋体11包括由上至下的隔湿层101、吸湿层102和保护层103,所述下袋体12是由两层保护层103之间设置吸湿层102制成。所述隔湿层101由柔软防水材料制成,所述吸湿层102为医用吸湿棉,所述保护层103为透气的网面。具体地说,所述柔软防水材料可为聚氨酯薄膜背衬,具有:透气、防水、防菌的功能,主要是减少例如药酒类等易挥发的敷料的挥发,减少浪费,保证治疗效果。所述医用吸湿棉可为脱脂棉,吸水性好,可以吸收大量药液。所述透气的网面可为医用无纺布,与皮肤直接接触,不会使患者产生过敏反应,适应性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09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