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触式蓄电池充电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1102.6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严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德市万家电器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触式 蓄电池 充电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降低接触电阻的直触式蓄电池充电电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同类产品中,它的结构是由两条电缆,在它的头部终端各铆接上一个夹持蓄电池桩头的夹子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它的原理是把一个好的蓄电池的电能输送到一个欠电的蓄电池中,在连接的过程中,传统的夹子连接方式和夹头形状在于蓄电池电极桩头,存在着较大的接触电阻,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会消耗较大的电能,产生较大的电压降,影响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蓄电池充电电缆的夹子与蓄电池电极桩头的新型接触方式的直触式蓄电池充电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直触式蓄电池充电电缆,包括有线夹片、无线夹片及电缆,所述的电缆的两个头部终端各通过包履方式固定有接触片;所述有线夹片的头端设置有凹槽,在该凹槽内固定有有线夹头;电缆固定于有线夹片内,且电缆的头部固定于有线夹头内,此接触片位于有线夹头上;所述无线夹片的头端设置有凹槽,在该凹槽内固定有无线夹头;在该有线夹片与无线夹片连接处设置有弹簧。所述的无线夹头与有线夹头呈对应分布,且有线夹头上的接触片的接触面与无线夹头对应;当无线夹片与有线夹片夹紧时,此时有线夹头上的接触片与无线夹头贴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的作用,在符合蓄电池充电电缆标准负载电流和标准电压降的情况下,它的导体截面积可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大大的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成本;目前,该系列产品已获得了德国《蓄电池充电电缆DIN 72553》的TUV认证证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有线夹片;2、无线夹片;3、电缆;4、有线夹头;5、接触片;6、无线夹头;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线夹片1、无线夹片2及电缆3,所述的电缆3的两个头部终端各通过包履方式固定有接触片5;所述有线夹片1的头端设置有凹槽,在该凹槽内固定有有线夹头4;电缆3固定于有线夹片1内,且电缆3的头部固定于有线夹头4内,此接触片5位于有线夹头4上;所述无线夹片2的头端设置有凹槽,在该凹槽内固定有无线夹头6;在该有线夹片1与无线夹片2连接处设置有弹簧7。
所述的无线夹头6与有线夹头4呈对应分布,且有线夹头4上的接触片5的接触面与无线夹头6对应;当无线夹片2与有线夹片1夹紧时,此时有线夹头4的接触片5与无线夹头6贴紧。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工作方式是接触片5直接包履在电缆3的头部,当无线夹片2与有线夹片1夹紧时接触片5的弧面大面积的接触蓄电池电极的桩头,改变原来传统结构的有线夹头和蓄电池电极桩头的点接触,用以减少导体通电时的接触电阻,降低电压降,实际得到的效果是增大额定电流,或者要获得同样的额定电流、电压降就可以减少电缆的导体截面积,进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德市万家电器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建德市万家电器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1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