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轨飞行器贮箱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1728.7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强;海尔瀚;周晓丽;张世军;陈尚;曹熙炜;朱红;吴蕾蕾;曹晓瑞;陈洪波;杨勇;朱永贵;彭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G1/40 | 分类号: | B64G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轨飞行贮箱结构连接方案,尤其涉及一种在轨飞行器贮箱连接装置,属于飞行器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贮箱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连接形式多样,本专利使用大容积薄壳贮箱结构,需要承受复杂的外部载荷,良好的贮箱结构连接形式能够有效抵御外部载荷,降低结构应力水平。国外在航天器的贮箱连接形式也提出了多种方案,并成功用于型号产品。
如图1a、1b所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提出的专利《飞行器贮箱双层式结构连接设计》,图1a连接方案一为轴向静定结构,沿轴向采用的前、中、后三个连接面中,后连接面为轴向固定铰接,用于传递发动机推力,其余两个连接面为轴向活动铰接;图1b连接方案二为轴向静不定结构,同样采用前、中、后三个连接面将贮箱与机身连接,在前、后连接面均采用轴向固定铰接将贮箱与机身连接。上述两套方案均采用一个连接面固接,另外两个连接面铰接的形式,无法满足大贮箱狭小空间地操作安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轨飞行器贮箱连接装置,既能满足对狭小空间内的装配需求,又能够有承受外部载荷,降低结构应力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轨飞行器贮箱连接装置,包括环形支撑框、贮箱连接环以及四根支撑杆;贮箱的出口端一侧周向布有四根支撑杆,四根支撑杆沿贮箱轴向共面分布,且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成90°夹角;每个支撑杆的一端与贮箱铰接,另一端与飞行器上的角盒铰接;
贮箱连接环为环形结构,贮箱连接环的一侧周向均布有支耳,贮箱连接环套接在贮箱的进口端一侧,并与贮箱焊接固定;
环形支撑框为环形结构,环形支撑框的一侧周向均布有支耳,且支耳数量与贮箱连接环上的支耳数量相等;环形支撑框通过支耳与贮箱连接环螺接固定;环形支撑框的另一侧周向均布有四个铰链,且相邻两个铰链之间成90°夹角;每个铰链均与飞行器铰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了支撑杆具有一定刚度的特性,能够适应贮箱由于变形产生的局部移动,具有一定的工艺补偿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后端固定、前端通过支撑杆连接铰接的形式,延伸了安装操作空间,安装方便;且整体结构形式简单,易于加工,同时还能够适应可重复飞行器上升、返回等各个工况状态。
附图说明
图1a、1b为现有贮箱与机身连接方案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贮箱与机身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贮箱及贮箱连接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环形支撑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在轨飞行器贮箱连接装置,包括环形支撑框2、贮箱连接环15以及四根支撑杆;贮箱1的出口端一侧周向布有四根支撑杆,即支撑杆7、支撑杆8、支撑杆9、支撑杆10,四根支撑杆沿贮箱1轴向共面分布,且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成90°夹角;每个支撑杆的一端与贮箱1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飞行器上的角盒11、角盒12、角盒13、角盒14铰接;
贮箱连接环15为环形结构,贮箱连接环15的一侧周向均布有支耳16, 贮箱连接环15套接在贮箱1地进口端一侧,并与贮箱1焊接固定;
环形支撑框2为环形结构,环形支撑框2的一侧周向均布有支耳16,且支耳16数量与贮箱连接环15上的支耳数量相等;环形支撑框2通过支耳16与贮箱连接环15螺接固定;环形支撑框2的另一侧周向均布有四个铰链,即铰链5、铰链6、铰链3、铰链4,且相邻两个铰链之间成90°夹角;每个铰链均与对应飞行器上的角盒铰接固定。
在贮箱装配时,首先将贮箱1后端与环形支撑框2进行连接成一个整体,然后由专用工装将其推进到飞行器内部对应的安装位置,环形支撑框2上的角盒3、角盒4、端面铰5和端面铰6与飞行器进行定位连接,贮箱前端四个连接耳片分别通过支撑杆7、支撑杆8、支撑杆9和支撑杆10与飞行器进行定位连接,最后将角盒3、角盒4、端面铰5和端面铰6以及支撑杆7、支撑杆8、支撑杆9和支撑杆10与飞行器进行拧紧固定。角盒3角盒4、端面铰5和端面铰6用于固定贮箱后端,约束其位移。支撑杆7、支撑杆8、支撑杆9和支撑杆10用于约束贮箱周向位移,允许贮箱轴向有变形位移。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17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钙粉高效装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便携式无人机调姿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