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补偿链冷定型的盘绕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2806.5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史先传;钱磊;胡爱萍;刘善淑;徐伟;程鸣亚;高亮;魏伟;魏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06 | 分类号: | B65H57/06;B65H57/14;B29C47/08;B29C47/3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补偿 定型 盘绕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平衡补偿链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梯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的补偿链输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挤出机将PVC 和复合材料包裹在电焊锚链上,制造出包覆型电梯平衡补偿链。这种补偿链具有弹性好、强度高、寿命长、使电梯运行平稳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电梯。从挤出机中挤出的、处于温热状态的补偿链需要冷定型,以提高电梯平衡补偿链产品的品质。也就是,将处于温热状态的电梯平衡补偿链按第一层由内往外第二层由外往内或第一层由外往内第二层由内往外循环盘绕,逐圈逐层盘绕至所需高度,补偿链在板车上盘绕要尽可能整齐。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将补偿链从挤出机端拖拽过来,摆放在板车上,被拖拽的补偿链在挤出机的挤出端附近可能会堆压在一起,造成补偿链拖拽力量不一致,导致补偿链在前摩擦轮上的滑动量是随机变化的;此外,电梯平衡补偿链冷定型自动盘绕装备的X方向驱动小车在X方向上往返运动,造成补偿链有时处于拉紧状态,有时处于松弛状态,这两种情况都会造补偿链下放速度与板车上补偿链摆放速度不一致,导致下放的补偿链时多时少,难以实现长时间的自动盘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电梯平衡补偿链在盘绕时存在补偿链输送状态难以控制的缺陷,提出一种可使拽入设备的补偿链长度与摆放在板车上的补偿链长度始终一致,从而确保补偿链可以连续自动盘绕的电梯补偿链冷定型的盘绕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在机架的移动平台下方分别固定设置前摩擦轮转动控制装置和后摩擦轮转动控制装置,在前摩擦轮转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前摩擦轮,在后摩擦轮转动控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后摩擦轮,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布置在机架的同一侧面上,且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平行设置,在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相邻的母线之间设置使位于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之间的补偿链呈U字形悬挂的第一间距,在所述第一间距内、于U字形悬挂的补偿链的上、下方分别设置上限光电感应开关和下限光电感应开关;在后摩擦轮的下方设置第三导链环,在第三导链环与已盘绕好的补偿链之间设置使补偿链呈L字形悬挂的第二间距,在所述第二间距内、位于第三导链环下方设置前限光电感应开关和后限光电感应开关;所述上限光电感应开关和下限光电感应开关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在前摩擦轮的前摩擦轮转动控制装置的控制端;所述前限光电感应开关和后限光电感应开关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在后摩擦轮的后摩擦轮转动控制装置的控制端。
由于补偿链的自重在前、后摩擦轮之间的间距形成U字形悬挂,而在接近盘绕用板车的后摩擦轮下方形成L字形悬挂。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控制——“U”型控制和“L”型控制。
“U”型控制是以补偿链在板车上摆放速度为基准,根据上限光电感应开关和下限光电感应开关控制前摩擦轮旋转速度,使得补偿链的U字形形状维持在上限光电感应开关和下限光电感应开关之间,前摩擦轮旋转速度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变化幅度约为补偿链在板车上摆放速度的百分之二十);“L”型控制则是根据前限光电感应开关和后限光电感应开关控制后摩擦轮旋转速度,使得补偿链的L字形形状维持在前限光电感应开关和后限光电感应开关之间,后摩擦轮旋转速度仅可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变化幅度约为补偿链在板车上摆放速度的千分之二)。
在补偿链自动盘绕过程中,当悬挂成U字形的补偿链碰到上限光电感应开关,则前摩擦轮旋转加速,U字形的顶点在Z方向下降;当悬挂成U字形的补偿链碰到下限光电感应开关,则前摩擦轮旋转减速,U字形处的补偿链的顶点在Z方向上升。
在补偿链自动盘绕过程中,悬挂成L字形的补偿链碰到前限光电感应开关,则后摩擦轮旋转减速,由于下放的补偿链速度减慢,L字形逐渐后移;当悬挂成L字形的补偿链碰到后限光电感应开关,则后摩擦轮旋转加速,由于下放的补偿链速度加快,L字形逐渐前移。
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限位光电感应开关,就可控制前摩擦轮和后摩擦轮的转动,使拽入设备的补偿链长度与摆放在板车上的补偿链长度始终一致,从而确保补偿链可以连续自动盘绕。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所述间距内,于前摩擦轮下方设置第一导链环,于后摩擦轮下方设置第二导链环,第一导链环和第二导链环并排布置在机架上。通过第一导链环和第二导链环使从前摩擦轮输出的补偿链和进入后摩擦轮的补偿链减小补偿链晃动,分别具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运动轨迹,以进一步提高上限光电感应开关和下限光电感应开关的工作稳定性。
为了减小补偿链在后摩擦轮上的滑动量,本实用新型还可在后摩擦轮上布置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大学;江苏兴华胶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28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帘线收线机排线轮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立式双位收线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