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维护自动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3847.6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9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东泉 |
主分类号: | B01D46/42 | 分类号: | B01D46/42;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护 自动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维护自动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压缩空气、氮气是热力电厂、化工生产、纺织机械、塑料机械等行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动力或保护气源。在气体的制造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在一定露点时凝结成液态水析出,将这部分析出的液态水排出系统,决定着气体的质量好坏。
目前市场上通常使用的排水装置为浮球式自动排水器:这种自动排水器在运行过程中的缺陷主要有如下几点:1)介质中的杂质容易堵塞排水器过滤网,造成排水器失灵;2)系统中油污造成排水器的浮球不能正常启闭,无法正常排水,使排水器失灵;3)以上两点缺陷促使生产运行人员必须定期对排水器进行拆检清洗或进行更换,而这种排水器市场价格在每只700元左右,所以产生了不菲的维护费用;4)排水器失灵后,油水无法排出,会被气体带入后方系统,造成后系统带水量大,系统出现的故障。所以,此种自动排水器在运行中维修量、维护费用都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所提问题,弥补传统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并且无运行维护费用的免维护自动排水装置,以改善现有自动排水装置易堵塞,维护费用高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免维护自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阀门的筒体,筒体的上段为集水段,下段为排污段;集水段侧面安装有疏水管,疏水管上安装有圆盘式自动疏水阀;集水段内靠近疏水管的一边设有隔板;排污段下面安装有排水管;集水段和排污段之间通过阀门连接在一起;排污段的排水管上设有球阀。
集水段上部设有顶板,顶板上有若干设有球阀的进水管;集水段的疏水管上设有球阀。
集水段和排污段之间的阀门为对夹式手动蝶阀。
所述的免维护自动排水装置,其底部设有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设计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2)筒体部分上下两段之间安装有对夹式手动蝶阀隔断,可实现生产过程的在线排污,操作方便;
3)圆盘式自动疏水阀设计实现水的自动连续排出;
4)由于水中的杂质在筒体内经过沉淀进入排污段,水排出时不会对疏水阀的圆盘造成堵塞,避免了疏水阀门的频繁拆检清洗;
5)免除现有排水器的日常维护工作,高效节能,节约资源,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①进水管;②疏水管;③圆盘式自动疏水阀;④疏水阀内部圆盘;⑤隔板;⑥对夹式手动蝶阀;⑦排水管;⑧支撑脚;⑨集水段;⑩排污段;??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免维护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带有阀门的筒体,筒体的上段为集水段9,下段为排污段10;集水段9侧面安装有疏水管2,疏水管2上安装有圆盘式自动疏水阀3;集水段9内靠近疏水管2的一边设有隔板5;排污段10下面安装有排水管7;集水段9和排污段10之间通过阀门连接在一起;排污段10的排水管7上设有球阀。
集水段9上部设有顶板11,顶板11上有若干设有球阀的进水管1;集水段9的疏水管2上设有球阀。
集水段9和排污段10之间的阀门为对夹式手动蝶阀6。
所述的免维护自动排水装置,其底部设有支撑腿8。
筒体上段的集水段9主要作用是收集储存气体中析出的液态水,水在此阶段相对静止,其中的杂质成分依靠自重下沉,进入下方的排污段10;筒体下段的排污段10主要作用是收集储存水中沉淀出的杂质,并定期排出;集水段9和排污段10之间通过阀门连接在一起,排污时关闭该阀门,不会影响集水段9的压力,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集水段9水积存到一定程度后,疏水阀内部圆盘4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抬高,圆盘式自动疏水阀3处于开启状态,水通过排出;水的排出使浮力减小,疏水阀内部圆盘4依靠自身重力下落复位,圆盘式自动疏水阀3关闭。这样,圆盘式自动疏水阀3形成一个自动开启/关闭的良性循环运行状态。
具体步骤及方法:
1)利用塑料软管将压缩空气过滤器与本装置上部进水管1接口连接,过滤器过滤出的水或油份流入装置筒体的集水段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东泉,未经郑东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3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