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立式辊磨磨辊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4042.3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7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聂文海;滑松;赵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0 | 分类号: | B02C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立式 磨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辊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立式辊磨磨辊。
背景技术
立式辊磨设备是一种用于水泥生料、水泥熟料、矿渣、煤渣粉磨加工的设备,其应用了料床粉磨原理,集破碎、干燥、粉磨、分级输送于一体,具有粉磨效率高,生产能耗低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矿山、冶金、化工、金属矿等行业中。
在立式粉磨设备中由磨辊、磨盘和挡料圈组成的立式辊磨粉磨区结构是确保物料在磨机中形成稳定料床的关键结构,其影响到磨机粉磨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目前,与水平磨盘配合使用的磨辊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圆柱形磨辊1`;另一种是圆锥形磨辊1",分别参见图4和图5。圆柱形或圆锥形磨辊与水平磨盘之间形成了截面为矩形的空间,物料在从磨盘中心向磨盘边缘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填满这一空间,物料经历了由松散到密实的过程,料层的厚度也由大变小,逐渐达到密实料床的厚度。但截面为矩形的空间没有迎合物料厚度的变化,从而导致物料由松散到密实的过程不够顺畅,导致料床稳定性差,容易产生振动。另外,该矩形的料层空间,也导致磨辊挤压在料床上的区域比较宽,这样,作用在料床上的实际压强比较小,从而不利于产生微细粉,生产高细物料成品时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料床的稳定性和有利于产生微细粉的新型立式辊磨磨辊。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立式辊磨磨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辊为回转体,其通过轴心的纵截面由小径端线、大径端线和两条对称的侧边线构成,两端线平行,两端线之间的距离为W;所述侧边线由顺次相切的直线段、第一圆弧曲线段、第二圆弧曲线段和第三圆弧曲线段连接构成;直线段的端部与小径端线的端部连接,第三圆弧曲线段的端部与大径端线相切;直线段与小径端线的夹角为α,α>90°,第一圆弧曲线段与直线段相切于点X,第三圆弧曲线段的端部与大径端线相切于点Y;所述第一圆弧曲线段的圆心位于对应侧边线的外侧,所述第二圆弧曲线段的圆心和第三圆弧曲线段的圆心均位于对应侧边线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点X到小径端线的距离为0.5W,所述点Y位于对应直线段的延长线上。
所述夹角α为100~110°,第一圆弧曲线段的曲率半径为0.8~1.2W,第二圆弧曲线段的曲率半径为0.2~0.3W,第三圆弧曲线段的曲率半径为0.045~0.055W。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立式辊磨磨辊与水平磨盘之间形成截面为半喇叭口型的空间,即从水平磨盘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空间由大到小发生连续变化,该空间与物料厚度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使物料由松散到密实的过程保持顺畅,从而提高了料床的稳定性。另外,磨辊挤压在料床上的区域比较窄,作用在料床上的实际压强比较大,有利于产生微细粉,适用于生产高比表面积的物料成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现有圆柱形磨辊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5是现有圆锥形磨辊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磨辊;110、小径端线;120、大径端线;130、侧边线;131、直线段;132、第一圆弧曲线段;133、第二圆弧曲线段;134、第三圆弧曲线段;1`、圆柱形磨辊;1"、圆锥形磨辊;2、水平磨盘;3、磨盘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材(天津)粉体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4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