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液流蓄电池铅极板板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4545.0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文勇;李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欧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液流 蓄电池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生产领域,主要涉及蓄电池装配防漏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蓄电池焊接过程中,焊接熔化的铅液(连接电池极板的汇流排)有一定的概率从梳形板梳齿与板栅极耳之间的间隙流入到电池内部(板栅铸片时极耳偏薄、板栅极耳变形等都会产生漏铅的现象),熔化的铅液经板栅上边框,然后流入到板栅竖边框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中,在清除此漏下的液铅的过程中,往往遗漏掉板栅竖边框与外壳两者间隙的漏铅,对电池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液流蓄电池铅极板板栅,解决了铅液漏到板栅竖边框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中。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液流蓄电池铅极板板栅,所述板栅的顶端对称的分别设有弧形凸台,该弧形凸台的厚度的与板栅厚度一致。
所述凸台离板栅外边框的距离2~5cm。
所述凸台的处于汇流排的正下方的外侧。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板栅左右为蓄电池隔板,液铅只能在隔板中间的板栅上边框流淌,液铅流淌过程中遇到弧形凸台,阻止了铅液继续流淌到蓄电池外壳的侧面,能被及时清除,提高了蓄电池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板栅极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铅极板板栅1、蓄电池隔板2、凸台3、汇流排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蓄电池极柱防漏装置,主要包括防漏垫圈和极柱,其中防漏电圈主要包括:上层软质橡胶圈,负责与蓄电池ABS中盖极柱孔底部配合,达到密封的效;凹形ABS塑料,承载漏入的铅液、胶液;下层软质橡胶圈,负责与极柱中的防漏凸台配合,达到密封效果。所述防漏垫圈包括本体、上层软质橡胶圈、下层软质橡胶圈,所述本体为凹形圈,该凹形圈的底部还设有圆环状凸缘,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用于嵌设上层软质橡胶圈的凹槽,所述下层软质橡胶圈嵌设在本体底部的环状凸缘内壁上;所述极柱外径上设有凸台,极柱插入防漏垫圈时,极柱外径上的凸台顶住防漏垫圈本体上的凸缘形成密封。
蓄电池焊接时,将极柱焊到电池极群上,焊接好的极群推入电池槽内,然后将防漏垫圈与图中极柱同轴心,并使图下层软质橡胶圈与防漏凸台接触,将蓄电池中盖用密封胶与电池槽密封,使上层软质橡胶圈与中盖极柱孔底部接触,如图1所示;蓄电池中盖极柱孔底部与防漏装置间由上层密封圈密封,防漏装置与蓄电池极柱之间由下层密封圈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欧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欧力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45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折型包胶机的传动机构
- 下一篇:能量型锂亚硫酰氯电池的正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