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细纤维无纺毡的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4660.8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8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申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7/00 | 分类号: | D04H17/00;D01G15/16;D01G23/00;D06C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常熟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无纺毡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音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细纤维无纺毡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低噪音是国内汽车业持续发展及用户提升对汽车产品舒适性追求的必然要求,由此也推动了整车生产企业对零部件及原材料配套厂商的质量标准的延展和提升,促使纤维毡类企业引入使用超细纤维等新材料,而传统无纺设备在面对超细纤维(0.5um-0.9um)等新材料的使用上面临着以下问题:一、超细纤维纤度一般在1um一下,长度在32~40mm,具有细长的特点,在梳理过程中,因纤维的表面积增加(例如0.5dtex纤维总面积是1.7dtex纤维的两倍),而导致摩擦增多,静电高,转移困难;二、产品吸音性除了与纤维有关以外,与纤维的排布也有很大关系。非常显然,三维结构的排布吸音性优于平面排布。但是,普通的成网设备无法实现该种结构;三;产品的密度分布也影响吸音性,密度不均匀分布可以增加声波的声阻抗,传统的烘温设备只能成型出密度均一的产品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音效果好的无纺毡的生产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细纤维无纺毡的生产设备,其包括用于把压紧且互相纠缠的纤维原料松解、清除杂质和整理整齐的梳理系统、将纤维定型成无纺毡的烘温系统,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梳理系统和所述烘温系统之间用于将所述梳理系统输送出的纤维层层叠放后输送至烘温系统的堆叠输送系统。
优化的,所述堆叠输送系统包括水平输送帘、位于所述水平输送帘上游且能通过移动和摆动将纤维层层叠放在水平输送帘上的摆动输送帘位于摆动输送帘上游的锡林和开松辊。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输送帘的摆动转轴平行于水平面,其移动方向平行于水平输送帘的输送方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输送帘的摆动角度为0~45°,其处于水平状态时,位于0°位置,其摆动角度随其下摆幅度增加而增加。
优化的,所述梳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开松装置和一个连接于开松装置下游的梳棉机。
进一步地,所述梳棉机的锡林针密度为300/25.4mm~500/25.4mm,其工作角为70~80°,其针高为7~9mm,锡林针的排列为斜线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梳棉机的刺辊转速为700~900r/min。
进一步地,所述梳棉机的锡林与刺辊间距为0.09~0.11mm,所述梳棉机的经棉板与刺辊的间距为0.22~0.25mm。
优化的,所述烘温系统包括烘箱和连接在烘箱下游的冷却箱,所述烘箱内设置有由上至下输送穿透纤维的热空气的热风定型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可将纤维层层叠放后输送至烘温系统,形成密度不均匀且为立体结构的纤维无纺毡,极大的提高了纤维无纺毡的吸音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梳棉机的锡林针分布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梳理系统;2、堆叠输送系统;3、烘温系统;11、开松装置;12、梳棉机;21、摆动输送帘;22、水平输送帘;23、锡林;24、开松辊;31、烘箱;32、冷却箱;121、锡林;1211、针;1212、螺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超细纤维无纺毡的生产设备包括梳理系统1、堆叠输送系统2以及烘温系统3。
梳理系统1包括至少一个开松装置11和一个连接于开松装置11下游的梳棉机12。在本实施例中,开松装置11为两台,两台开松装置11分别对纤维原料松解、清除杂质,在清除杂质后将纤维统一送至梳棉机12上。梳棉机12将纤维整理整齐后送至堆叠输送系统2上,如图2所示,其锡林121的针1211的排列为斜线排列,即针1211以锡林121的轴线为中心线呈螺旋状分布于锡林121的侧面上,每条螺旋线1212上分布有多个针,所有螺旋线1212均匀分布在锡林121的侧面上,锡林121的针密度为300/25.4mm~500/25.4mm,其工作角为70~80°,其针高为7~9mm,由于针1211的特殊排布,在梳理过程中,能有效消除纤维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解决了转移困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申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申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46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A柱的加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车身翻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