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4704.7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5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缪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怡莲礼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张淑贤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尤其涉及一种颈枕。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旅行、外出坐车、工作中等都会携带、用到颈枕,但是现有的颈枕体积较大,无法收纳,占用空间大,携带不方便,给旅行者或者外出者等使用者带来不方便,不能随时随地的携带,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枕,可收纳,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枕,包括收纳件和枕体;所述收纳件固定在枕体上,可收纳所述枕体。
优选的,所述枕体包括第一翼部、第二翼部及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的左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翼部,所述承托部的右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二翼部,所述第一翼部与第二翼部相对称,枕体整体构成一“U”形,内侧面能容纳使用者头颈;
所述承托部的外侧面固定设有可正反向折叠的收纳件。
优选的,所述收纳件为布制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袋底部和袋身,所述袋底部与所述承托部的外侧面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袋身远离袋底部的一端形成袋口,所述袋口处设有拉伸带,所述拉伸带与所述袋身滑动连接,沿所述袋身滑动,并对袋口进行收紧。
优选的,所述袋口处沿周向设有穿梭孔,所述拉伸带穿过穿梭孔,且拉伸带伸出穿梭孔的两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出穿梭孔的拉伸带上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可沿所述拉伸带滑动,并能固定所述拉伸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翼部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翼部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相对称。
优选的,所述枕体的材质为慢回弹材质,且第一支撑部的材质为慢回弹材质,且第二支撑部的材质为慢回弹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翼部形状相同且按相对比例缩小,第二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二翼部形状相同且按相对比例缩小。
优选的,所述承托部相对与第一翼部上端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第一翼部上端面的高度,且高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对第二翼部上端面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收纳件可收纳枕体,将枕体收纳在收纳件内,减少占用的空间,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的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颈枕在枕体未被收纳件收纳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颈枕在枕体被收纳件收纳在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枕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收纳件;2-枕体;3-第一翼部;4-第二翼部;5-承托部;6-袋底部;7-袋身;8-拉伸带;9-穿梭孔;10-锁扣;11-第一支撑部;12-第二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枕,包括收纳件1和枕体2;所述收纳件1固定在枕体2上,可收纳所述枕体1。
枕体包括第一翼部3、第二翼部4及承托部5;所述承托部5的左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一翼部3,所述承托部5的右端向外延伸设有第二翼部4,所述第一翼部3与第二翼部4相对称,枕体2整体构成一“U”形,内侧面能容纳使用者头颈;
所述承托部5的外侧面固定设有可正反向折叠的收纳件1。
收纳件1为布制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袋底部6和袋身7,所述袋底部6与所述承托部5的外侧面相固定。
所述袋身远离袋底部6的一端形成袋口,所述袋口处设有拉伸带8,所述拉伸带8与所述袋身7滑动连接,沿所述袋身7滑动,并对袋口进行收紧。
所述袋口处沿周向设有穿梭孔9,所述拉伸带8穿过穿梭孔9,且拉伸带8伸出穿梭孔9的两端相连接。
所述伸出穿梭孔9的拉伸带8上设置有锁扣10,所述锁扣10可沿所述拉伸带8滑动,并能固定所述拉伸带8。
这样设置,当使用者需要枕用的时候,使得颈枕为枕体未被收纳件收纳的状态(如图1所示),使用者将颈枕套枕在脖颈上枕用,当使用者不需要枕用,沿伸拉带8滑动锁扣10,使得伸缩带8穿梭在穿梭孔9的部分逐渐增加,直到形成的袋口比枕体2大,将袋身7方向撑大将枕体2收纳在袋身7内,再拉紧伸拉带8,通过锁扣10固定拉伸带8的位置,以此收缩袋口,将枕体2收纳并封锁在收纳件1内;携带外出时,可将枕体收纳在收纳件内(如图2),减少占用的空间,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的携带使用。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翼部3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1,所述第二翼部4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2;所述第一支撑部11与第二支撑部12相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怡莲礼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怡莲礼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47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腔体技术多芯片叠加封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保护用熔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