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083.4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修瑞;李学刚;张裔春;贺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欣永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0 | 代理人: | 高荣英;王菲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骨架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整个客车制造领域,焊接工艺一直作为十分重要也是主要的一种加工制作方式,在整个行业被普遍采用,因为焊接的技术难度低,易于掌握、且在制造中适用范围较广泛,而长期被客车制造企业认为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制造技术。焊接工艺在客车行业的历史悠久,虽然也有阶段性的创新出现,但随着制造材料的不断变化,特别是合金材料替代传统钢材料的趋势却来越明显,以焊接为主要连接方式的加工工艺将逐渐被边缘化。
目前的车身制造技术、工艺不断革新,在保证车身结构强度标准后,将车身轻量化,一直是国内外客车厂家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而在不断改进车身骨架材质和结构形态的同时,传统以焊接为主的骨架连接、固定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设计制造要求。
焊接技术主要针对钢结构车身,而对合金材质的焊接有较高要求。首先,为保证结构强度就难以节省用料,违背了轻量化原则。其次,车身骨架大量使用焊接工艺,使产品的标准化、精确度难以有进一步提升。然后,目前车身骨架主要以手工焊接为主,其生产效率较低,误差大,质量不稳定,而且焊接生产的钢架结构如果发现误差则极难校正与调整。最后,焊接只能连接较为简单的结构,当焊接条件受限或应对更复杂结构时,就难以达到目标,进而制约设计和技术的升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并为车内部件预留安装位置,以实现车身轻量化和增加自身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其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上设有龙门框架安装槽、侧围纵梁安装槽和车内附件安装基座,所述龙门框架安装槽贯穿所述连接件本体的上、下两端,所述侧围纵梁安装槽设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的前、后两端,所述龙门框架安装槽和侧围纵梁安装槽的开口均朝向车身外侧,所述车内附件安装基座设于所述连接件本体的中部。
上述的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中,所述连接件本体为向车身内侧凸起的曲面体。
上述的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中,所述龙门框架安装槽为弧形槽,所述龙门框架安装槽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形成第一曲面部。
上述的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中,所述侧围纵梁安装槽为弧形槽,所述侧围纵梁安装槽在所述连接件本体上形成第二曲面部。
上述的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中,所述车内附件安装基座为中空圆柱体形的扶手杆安装基座。
上述的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中,所述龙门框架安装槽和侧围纵梁安装槽相贯通。
上述的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中,所述连接件本体由铝合金压铸而成。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其设有龙门框架安装槽和侧围纵梁安装槽,可以更有效的连接和固定车身骨架,特别是轻质的铝合金骨架,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重量达到最佳平衡,使得整体车身骨架轻量化,同时该连接件上设置了车内附件安装基座,增加了自身强度,简化了安装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客车侧围骨架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围骨架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龙门框架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侧围纵梁的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他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或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0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