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尾管装饰罩及后保险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674.1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0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李马生;陈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B60R1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张浩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装饰 保险杠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管装饰罩以及采用该汽车尾管装饰罩的后保险杠组件。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为了提高汽车造型的美观性,通常会在后保险杠底部的两侧布置尾管装饰罩。
目前,汽车使用的尾管装饰罩,其主要材料为不锈钢。针对尾管装饰罩的安装定位,现今最常用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第一,将尾管装饰罩和排气尾管相连,并直接焊接在尾管上。但是,上述结构增加了排气系统的安装难度,并且尾管装饰罩的居中性难以保证。
第二,与排气系统分开,将尾管装饰罩单独固定在车身或后保上,例如通过尾管装饰罩上的安装支架与车身底板连接,同时尾管装饰罩上的安装孔通过螺钉或螺栓与后保险杠固定。但上述尾管装饰罩的结构复杂,安装定位困难,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尾管装饰罩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尾管装饰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汽车尾管装饰罩,包括装饰罩本体和多个卡脚;所述装饰罩本体上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多个卡脚分布于所述装饰罩本体边缘并朝前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尾管装饰罩结构简单,在装配时,只需将汽车尾管装饰罩的卡脚卡入后保险杠上对应的卡口内,通过卡脚和卡口和卡接实现汽车尾管装饰罩在后保险杠上的稳定装配和定位,装配过程简单。
同时,上述汽车尾管装饰罩可通过注塑得到,成本低,重量轻,并且可根据需要对其形状进行设计,利于实现造型多样化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罩本体的上边缘、下边缘、左边缘和右边缘上均分布有所述卡脚。
通过在各个方向上均卡接,利于进一步提高汽车尾管装饰罩的装配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罩本体边缘还具有朝前设置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卡脚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凸起。
通过限位凸起,对汽车尾管装饰罩在前后方向上进行定位,使其装配后更好的与后保险杠匹配,利于保证其装配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罩本体边缘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限位筋。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筋为沿所述装饰罩本体边缘延伸的闭合凸起。
通过限位筋,对汽车尾管装饰罩在其周向方向上进行定位,使其装配后更好的与后保险杠匹配,利于保证其装配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罩本体中间区域向前凹陷形成嵌入部,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嵌入部内。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后保险杠组件,包括后保险杠和如前所述的汽车尾管装饰罩;所述后保险杠具有装配区,所述装配区的边缘分布有多个卡口;所述装配区内具有嵌入口;所述汽车尾管装饰罩设置于所述装配区,并且所述汽车尾管装饰罩的卡脚卡设于所述卡口内,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嵌入口内。
上述后保险杠组件的结构简单,利于实现轻量化,并且装配过程简单易行。
进一步的,所述装饰罩本体边缘还具有朝前设置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抵靠于所述装配区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区向前凹陷;所述装饰罩本体边缘还设置有向外突出的限位筋,所述限位筋抵靠于所述向前凹陷的装配区表面。
通过向前凹陷的装配区和限位筋的配合,可使汽车尾管装饰罩更稳定匹配的固定于后保险杠上。
并且,通过上述限位凸起和限位筋,可在保证装配匹配性的情况下,简化装配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汽车尾管装饰罩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后保险杠组件中,后保险杠的前侧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后保险杠组件中,后保险杠的后侧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后保险杠组件的装配状态立体图;
图6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6中C-C向剖视图;
图8是图6中D-D向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1、装饰罩本体;12、排气口;13、卡脚;131、卡接部;14、限位凸起;15、限位筋;16、嵌入部;
2、后保险杠;21、装配区;22、嵌入口;23、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