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976.9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翔;汤广福;周建辉;蓝元良;查鲲鹏;谢剑;李云鹏;刘杰;王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系统的散热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水冷系统广泛应用于直流输电换流阀的冷却中,换流阀通常由晶闸管、阻尼电容、均压电容、阻尼电阻、均压电阻、饱和电抗器、晶闸管控制单元等零部件组成。其中,晶闸管是换流阀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换流阀的通流能力,通过将多个晶闸管元件串联可得到希望的系统电压。而晶闸管和阻尼电阻是水冷系统的核心冷却对象之一。因此,晶闸管散热器和阻尼电阻散热器设计的合理性对水冷系统的良好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阻尼电阻的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间接冷却法;另外一种直接冷却法。间接冷却法是用阻尼电阻棒插入散热器内,通过散热器中冷却水间接带走热量的方式散热,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第一,散热能力较弱;第二,散热器体积比较大;第三,散热器耗水量大。因此发展出了直接冷却法,其方法是将阻尼电阻布局在PVDF壳体的水路中,冷却水直接接触电阻进行冷却。直接冷却法散热能力比间接冷却法有所提高,但是还有它的局限性:水路的容水量较小,干烧能力差,断流时间一般小于3秒。
目前,已有晶闸管散热器和水冷阻尼电阻设计都是独立的,这样不仅增加了结构整体尺寸,还因为连接接口多而减小了水路连接的可靠性。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体积小并且水路连接的可靠性高的水冷散热装置来提高水冷系统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散热装置,所述水冷散热装置为不规则前后面结构的六面体,所述半包围型水冷散热装置包括晶闸管散热器、阻尼电阻散热器和连接体,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和所述晶闸管散热器集成于所述不规则六面体内,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半包围所述晶闸管散热器。
优选地,所述晶闸管散热器包括晶闸管散热器腔体、晶闸管散热器水道、晶闸管散热器面板和进水口,所述散热器腔体与所述进水口为一体,所述晶闸管散热器水道位于所述晶闸管散热器腔体内,所述晶闸管散热器腔体焊接于所述晶闸管散热器面板上,所述晶闸管散热器腔体和晶闸管散热器水道为前后面对称结构。
优选地,所述晶闸管散热器采用铝质材料。
优选地,阻尼电阻散热器包括阻尼电阻散热器腔体、阻尼电阻散热器水道、阻尼电阻散热器面板、阻尼电阻散热器起始端子、阻尼电阻散热器末端端子和出水口,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腔体与所述出水口为一体,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腔体焊接于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面板上,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腔体为前后面对称结构,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水道为前后面不对称结构,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水道与所述晶闸管散热器水道通过所述连接体相通。
优选地,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采用PVDF材质。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包括连接体水道、连接螺母和密封螺母,所述连接螺母设置于晶闸管散热器和连接体的接口处,所述密封螺母设置于所述连接体水道的口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体采用铝质材料。
优选地,所述晶闸管散热器水道设置为双螺旋结构。
优选地,所述阻尼电阻散热器水道设置为流线型。
优选地,阻尼电阻散热器水道的宽度是所述晶闸管散热器水道宽度的二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散热装置,通过将晶闸管散热器和阻尼电阻散热器集成到一个整体结构中,采用直接冷却法为阻尼电阻散热,大大缩小了水冷系统的体积,简化了换流阀散热装置的结构,减少了水冷系统的连接接口,增加了水冷系统的水容量,提高了水冷系统的可靠性,并且采用阻尼电阻半包围晶闸管散热器的结构,使得晶闸管压装后对阻尼电阻的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冷散热装置的正面和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冷散热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冷散热装置的水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1-晶闸管散热器腔体 2-阻尼电阻散热器腔体 3-晶闸管散热器水道 4-阻尼电阻散热器水道 5-连接体 6-晶闸管散热器面板 7-阻尼电阻散热器起始端子 8-晶闸管贴合面 9-进水口 10-出水口 11-阻尼电阻散热器末端端子 12-连接螺母 13-密封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9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