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双组分聚脲制备过程的静态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6168.4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0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程雪军;谢波;李珍;韩炜;吴德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B01F1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组分 制备 过程 静态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组分聚脲的制备系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双组分聚脲制备过程的静态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南水北调中线渠道施工工程中,为了提高高填方渠段的安全性,局部渠道衬砌混凝土板分缝部位需要涂刷聚脲弹性材料,以加强渠道渗控措施。常规聚脲材料为双组分材料,采用喷涂工艺进行施工,混合后反应较快,一般在几秒的时间内就会固化。为了提高聚脲材料和混凝土基面的结合性能,通过调整材料组分,适当地降低了聚脲材料反应速度,材料反应时间达到10-20分钟,采用人工进行刮涂施工。双组分的慢反应聚脲施工时采用人工配置有几个缺点:1、人工称量的比例不易控制,容易出现两种组分比例失调影响材料性能指标;2、人工混合不均匀,影响材料性能;3、材料可操作的时间较短,采用人工混合拌制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缩短了材料施工的可操作时间,导致材料刮涂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双组分聚脲制备过程的静态混合装置,采用两个同步的柱塞泵对双组分聚脲材料进行静态混合,解决了双组分聚脲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比例失调、混合不匀以及施工时间过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用于双组分聚脲制备过程的静态混合装置,它包括两个储料桶,所述储料桶通过进料管与柱塞泵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进料管上设有进料阀,所述柱塞泵动力输出端还通过出料管与静态混合管的入料口连接,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出料阀,所述柱塞泵上设有柱塞推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柱塞推杆为同步双柱塞推杆,通过分别与两个柱塞泵连接保证两个柱塞泵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静态混合管为16-18节,长度为160-250mm,混合管(5)的出料口为3.5mm。以保证原料混合均匀,出料均匀。
本实用新型用于双组分聚脲材料的混合制备时,通过同步柱塞泵驱动双组分聚脲材料在静态混合管的混合,使得双组分聚脲材料按照比例进行均匀配置,保证了双组分聚脲材料中不同组分比例的稳定、混合均匀,并且节约了施工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储料桶1,储料桶1通过进料管2与柱塞泵3动力输出端连接,进料管2上设有进料阀6,通过进料阀来控制进料时间,柱塞泵3动力输出端还通过出料管4与静态混合管5的入料口连接,出料管4上设有出料阀8,柱塞泵3上设有柱塞推杆7。
其中,柱塞推杆7为同步双柱塞推杆,通过分别与两个柱塞泵连接保证两个柱塞泵同步。柱塞泵3的柱塞缸内径根据材料组成的体积比例进行选择,体积比为1:1的双组分材料选择两个相同的柱塞泵3同步驱动即可实现相同体积材料的同步出料,对于其他比例的双组分材料根据比例选择不同的缸径的柱塞泵可以实现按比例同步出料。另外,静态混合管5为16-18节,长度为160-250mm,混合管5的出料口51为3.5mm。以保证原料混合均匀,出料均匀。
将双组分聚脲的A、B两种原料分别装入两个储料桶1中,将柱塞泵3的柱塞推杆7推至前端,关闭出料阀8,打开进料阀6,柱塞泵3的柱塞推杆7会慢慢后退,A、B两种原料即可通过进料管2流入到柱塞泵3缸体内,在柱塞推杆7推至尾端后关闭进料阀6,再打开出料阀8,将柱塞泵3的柱塞推杆7慢慢往前推进,柱塞推杆7即可将A、B两种原料同步推至静态混合管5,经过静态混合管5的多次二分搅拌,双组分聚脲的A、B两原材料混合均匀从出料口51出料。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6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铣齿机构的控制电路
- 下一篇:智能卡口防眩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