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夹胶玻璃用高温高压釜过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6853.7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3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董洪林;时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温声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14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高温 高压 过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夹胶玻璃用高温高压釜过渡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生产夹胶玻璃产品时,放置有夹胶玻璃的玻璃支撑移动架在向高压釜内转运时,需要通过在车间设置的专用轨道,使用5-6个人手工操作、将玻璃支撑移动架推进高压釜内,这种结构的轨道和转运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操作者费力,转运速度慢、工作效率低,而且操作安全性差,费时费力,同时生产场地占用面积大,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夹胶玻璃用高温高压釜过渡车,本实用新型采用车轮式移动结构,使用减速机带动齿轮运转,前后两个档位能够在轨道上前后移动,可单人操作,省时省力,方便、安全、高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满足多个高压釜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夹胶玻璃用高温高压釜过渡车,包括车底盘,底盘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设有侧支撑架,侧支撑架与横支撑梁、纵支撑梁连接,在横支撑梁下部的支撑架位置设有轴承座,轴承座上设有与轴承内圈相配合的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轴承内孔配合,连接轴在靠近侧支撑架的两端设有能够随同连接轴一起旋转的移动轮,移动轮与水平地面上铺设的导轨配合,横支撑梁一侧的底盘上设有动力及传动结构,动力及传动结构带动连接轴及移动轮转动、带动过渡车沿着导轨移动。
所述动力及传动结构包括电机、减速机构、与减速机输出轴连接的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从动链轮安装于连接轴中间,所述减速机安装在底盘外侧的支撑板上,支撑板与底盘侧面连接,电机垂直安装在减速机的上方,电机与倒顺开关连接。
在从动链轮两侧的连接轴上设有相配合的辅助支撑架,辅助支撑架与底盘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轴从辅助支撑架的轴向孔中穿过。
所述底盘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端面设有两个平行的上导轨,上导轨的轴线与底盘底部的侧导轨轴线垂直,所述上导轨与玻璃支撑移动架下部配合,上导轨与高温高压釜的开口门位置对应。
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在上导轨的两侧设有玻璃支撑移动架的侧固定架。
所述连接轴在两个移动轮之间设有中间移动轮,中间移动轮绕连接轴转动,中间移动轮与水平地面上铺设的中间导轨配合。
在纵支撑梁的下部设有辅助支撑轮,所述辅助支撑轮与水平地面上铺设的侧导轨配合。
所述车底盘为槽钢焊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采用移动车结构,使用减速机带动齿轮运转,通过倒顺开关的控制,过渡车能够在轨道上前后移动,可单人操作,省时省力,方便、安全、高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轨道加长后能够满足多个反应釜使用,减少设备投资。
2.车底盘为槽钢焊接结构,底盘刚性好,能够承受较大质量的玻璃支撑移动架而不变形。同时在纵支撑梁的下部设有辅助支撑轮,辅助支撑轮与水平地面上铺设的侧导轨配合,移动时滚动阻力小,使得较小功率的电机就能够带动过渡车移动,降低电能消耗。使得多个支撑轮同时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少量支撑轮起作用时容易损坏的问题。
3.底盘顶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平行导轨,上导轨与玻璃支撑移动架下部配合,上导轨与高温高压釜的开口门位置对应,当过渡车移动到位后,操作者站在支撑板上能够准确地将需要加热的玻璃导入反应釜内,避免玻璃的磕碰划伤;支撑板在上导轨的两侧设有连接玻璃支撑移动架的侧固定架,玻璃架固定牢固,避免倾斜和歪倒。
4.在从动链轮两侧的连接轴上设有相配合的辅助支撑架,辅助支撑架与底盘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轴从辅助支撑架的轴向孔中穿过,连接轴刚性好、不变形,增加动力传动的可靠性,减少连接件的非正常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温声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温声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6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