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泵送管连接头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7380.2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6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喻甫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聚融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62 | 分类号: | B66C1/6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43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泵 送管连 接头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管连接头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大部分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在各种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凝土通常采用搅拌站预拌,然后通过水泥搅拌车运输到建筑物施工工地,然后通过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到建筑物顶部需要浇注的位置,通常情况下由于建筑物顶部面积较大,混凝土泵送管的位置需要不断变换,而混凝土管及其内部的混凝土质量较高,普通工人难以挪动,比较通行的方法是采用塔吊吊起泵送管移动到所需位置,由于泵送管通常单根长度不长,需要通过法兰来连接,而当塔吊吊起泵送管时,法兰连接的位置收到混凝土和泵送管本身的重力,非常容易损坏,而一旦发生一点损坏,在混凝土泵较高的输送压力下极易发生爆管,现场施工的人员非常容易受伤,因此急需要一种可以避免法兰部位损害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混凝土泵送管连接部位损坏,同时便于吊装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管连接头固定装置,包括有对称设置在混凝土泵送管法兰两侧的两个矩形夹板以及连接两夹板的钢管,夹板的中心焊接有一个卡固混凝土泵送管的箍筒,夹板穿过箍筒侧边的中心横截面,所述夹板和箍筒沿几何中心分为上下对称的两个箍块,箍块的一侧相铰接,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夹板的四角设置有四个供钢管穿过的卡接孔,上部箍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供钢丝吊绳穿过的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是:由于两个矩形夹板对称设置在混凝土泵送管法兰两侧,同时通过钢管将两夹板相连,夹板和钢管组成一个整体,将法兰两侧的两根泵送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原本法兰位置承受的弯矩被分配到两个夹板的位置,因此可以保证法兰不被塔吊吊绳的拉力以及泵送管和水泥的重力形成的弯矩破坏;另外由于上部箍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孔,塔吊吊装的钢丝吊绳可以直接从孔中穿过,想不与原来捆绑混凝土泵送管的方式更方便和可靠。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防止塔吊吊起混凝土泵送管连接头固定装置时,钢管从夹板的端头滑落,所述钢管的端头设置有挡块,挡块分别位于夹板的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提高上下两个箍块的连接强度,所述螺栓在夹板两侧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螺栓可使得紧固力分配更均匀,保证整体强度。
作为优选方案,为了避免夹板在钢管上滑动,因为滑动瞬间产生的动荷载对塔吊和钢丝绳都有危害,因此在所述钢管的端部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螺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法兰1,夹板2,钢管3,箍筒4,钢丝吊绳5,挡块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凝土泵送管连接头固定装置,包括有对称设置在混凝土泵送管法兰1两侧的两个矩形夹板2以及连接两夹板2的钢管3,钢管3采用普通的脚手架钢管即可,夹板2的中心位置焊接有一个卡接固定混凝土泵送管的箍筒4,夹板2位于箍筒4侧边的中心横截面上,并采用满焊的方式与其固定,夹板2和箍筒4沿其几何中心的位置分成上下对称的两个箍块,箍块的一侧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另一侧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螺栓在夹板2的两侧对称设置,对称设置的螺栓可使得紧固力分配更均匀,保证整体连接强度,夹板2的四角设置有四个供钢管3穿过的卡接孔,位于上部的箍块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供钢丝吊绳5穿过的孔,为了防止塔吊吊起混凝土泵送管连接头固定装置时,钢管3从夹板2的端头滑落,钢管3的端头设置有挡块31,挡块31分别位于夹板2的两侧。同时为了避免夹板在钢管上滑动产生的动荷载,钢管3的端部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螺纹,通过螺纹与夹板2上的卡接孔紧密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夹板2和钢管3通过螺栓连接组成一个整体,将法兰1两侧的两根泵送管连接成一个整体,塔吊的钢丝吊绳5连接到夹板2上方箍块的孔上,塔吊通过钢丝吊绳5即可将泵送管整体吊起来,原本法兰1位置单独承受的弯矩被通过钢管3传递到两个夹板2的位置,夹板2通过更大面积的箍筒4将力量重新传递给泵送管,由此使得法兰位置承受的弯矩大大降低,从而法兰处不易损坏,从而保证泵送混凝土的安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聚融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聚融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7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