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水平烟道内受热面管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7964.X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党祺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党祺云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B37/1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水平 烟道 受热 面管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管排换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水平烟道内受热面管排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通过其转换能够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而锅炉中的能量转换是通过热传递而发生的,为了增加换热面积,筒式锅炉都发展成了管式锅炉。大型的电站锅炉,为了提高蒸汽参数,都是采用管屏换热的管式锅炉,锅炉受热面有蒸发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对流受热面中布置有过热器和再热器。
大型的电站锅炉蒸汽参数高,特别是对流受热面管过热器和再热器,由于其运行长期处于高温状态,管屏中管子内壁在高温介质的作用下会不断的氧化从而形成连续的氧化皮,这种氧化皮通常附着在管壁上,在运行中持续增厚但并不剥落,当其达到一定的厚度,并且当温度变化幅度大、速度快、频率大时就会发生剥落;尤其是发生在机组的停机和启动时,以及负载、温度和压力变化较大时,氧化物会逐渐剥离下来,堆积在锅炉受热面底部,当堆积物数量较多时,则会造成管壁超温而引起爆管。此类泄露事件在电站锅炉事故中占到了很大比例,而由于受热面管排内氧化皮剥落堆积导致管壁超温爆管机组停运又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了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主要隐患。
现有的锅炉水平烟道内受热面管排都采用的是单根管子垂直设置,通过弯头实现多程的连接,利用联箱达到介质的汇集和分配,而管内氧化皮剥落后,势必会集中堆积在下部回程的弯头内部造成堵塞,这也是由氧化皮堆积引起超温爆管的主要原因,以现有的管排的结构无法避免堆积堵塞的的发生,只能通过定期的隔管检测或其他检测手段进行维护,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管排数量庞大,普通维护只能抽检,无法做出全面判断,无法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全面维护,时间周期长,工作量大,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氧化皮的集中堆积,从而避免因管子堵塞而发生超温爆管的锅炉水平烟道内受热面管排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多组设置在水平烟道内且单根管子呈水平设置的管排组,管排组的入口和出口分别与设置在水平烟道外侧的联箱对应连通;管排组呈单程设置,或采用蛇形管呈多程设置,或沿水平烟道的轴向中垂面呈对称设置,或采用单程、多程和对称的混合设置。
所述的管排组的受热面相对烟气流向的布置方式为顺流布置或逆流布置。
所述的联箱为垂直设置,各层管排组与由联箱的不同高度位置引出的分配管连接。
所述的管排组的受热面相对烟气流向的布置方式为垂直于烟气流向布置。
所述的联箱为水平设置,各层管排组与由联箱的不同轴向位置引出的径向分配管连接。
所述的管排组之间设置有用于吹灰的预留空间。
所述的管排组通过悬吊管与设置在水平烟道外部上方的悬吊管梁固定连接。
所述的悬吊管采用水冷管或蒸汽管。
本实用新型锅炉水平烟道内受热面管排装置,通过单根管子水平设置的管排组,使得无法避免氧化皮脱落的情况下,使氧化皮的剥落和堆积分散,不会由于重力等其他的影响而集中堆积在一起,造成管排组中个别管子的堵塞;从而能够使得各个管子中氧化皮的堆积趋于平稳且情况相似,在启动与运行过程中被蒸汽流均匀携带出管排,大大的降低了维护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运行稳定性,减少甚至能够避免因管子堵塞而发生的超温爆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1中所述结构采用多程设置的示意图;1a为正视图,1b为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例1中所述结构采用对称设置的示意图;2a为正视图,2b为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例2中所述结构采用多程设置的示意图;3a为正视图,3b为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例2中所述结构采用对称设置的示意图;4a为正视图,4b为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例2中所述结构采用混合设置的示意图;5a为正视图,5b为俯视图。
图中:1为管排组,2为联箱,3为水平烟道,4为悬吊管,5为悬吊管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进行解释和说明。
实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党祺云,未经党祺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7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