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胆道内化疗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8399.9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潘阳林;贾慧;罗辉;张颖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阳林 |
主分类号: | A61M36/12 | 分类号: | A61M36/12;A61F2/9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胆道 化疗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胆道内化疗支架。
背景技术
恶性胆道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胆道疾病,一旦出现梗阻性黄疸的症状,仅10%-20%的患者能够通过手术切除,而恶性胆道疾病放化疗效果差,不良事件多,故对于大多数病人需采用姑息疗法解除胆道梗阻,如经皮引流或胆肠吻合术等,但这些方法手术难度较大、早期并发症多、生活质量差。随着内镜介入技术及支架工艺的不断发展,胆道支架置入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无需携带引流装置等优点,已成为解除胆管恶性梗阻较好的姑息性方法。
塑料胆道支架已在临床上应用了30余年,是一种可较好缓解胆道狭窄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但其一般使用时限仅为3个月,多数患者需取出并再次植入支架。1988年,自膨式金属胆道支架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形状记忆及超弹性等优点,金属支架植入狭窄的胆道后可自行扩张至原有大小,并对管壁产生持续的扩张作用,且金属支架引流术并发症少、手术死亡率低、引流效果明显,故而金属支架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恶性胆道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恶性胆道梗阻的治疗效果可达外科手术水平,但其仅能够解除梗阻症状,对肿瘤本身并无治疗作用。
近年来,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发展迅速,胆道内照射支架的出现颠覆了以往支架只能解除胆道梗阻而对肿瘤治疗无作用的概念,赋予了支架可直接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功能。然而,由于放射性粒子的辐射作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随着内镜化疗缓释粒子治疗肿瘤技术的不断成熟,临床研究报道其对消化道肿瘤有着非常好的疗效,同时因其治疗中无常规化疗的全身毒副反应而显示出其独特的临床优势,但目前此项技术尚未应用于恶性胆道疾病当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胆道内化疗支架,集扩张胆道与局部化疗功能为一体,植入后既可改善患者胆道梗阻症状又能在局部抑制肿瘤生长,且无一般化疗所致的全身副作用,对患者及术者均无辐射作用,使用起来创伤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胆道内化疗支架,包括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1与主体支架2两部分,所述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1为圆柱状结构,表面呈筛网样,其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化疗缓释粒子的弹性开口3,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主体支架2为中空螺旋形骨架结构,化疗粒子装填囊1固定于主体支架2外表面。
所述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1的内径与化疗缓释粒子的外径一致。
所述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1材质为高分子有机材料。
所述主体支架2的材质为镍钛合金。
所述化疗粒子装填囊1通过捆绑、粘结等方式固定在主体支架2外表面。
所述化疗粒子装填囊1在主体支架2外表面呈均匀或不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支架的主体结构能够拉伸为细丝状而装入较小的推送装置,因其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功能,从推送装置中离开后便可立刻恢复原有的螺旋形结构,从而到达微创操作的要求,且操作简单、创伤小、风险低、病人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2.化疗缓释粒子与主体支架整合为一体发挥作用,针对性强,可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来调整化疗缓释粒子的位置和数目,可同时实现对狭窄部位的扩张引流以及对肿瘤组织的局部化疗,降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避免了常规化疗造成的全身性副作用,打破了传统支架作用单一的观念。
3.本胆道内化疗支架杜绝了胆道内照射支架放射性粒子对患者及医务工作者的辐射作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有着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体支架与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整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体支架与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整合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胆道内化疗支架,包括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1与主体支架2两部分,所述化疗缓释粒子装填囊1为圆柱状结构,表面呈筛网样,采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而成,其内径与化疗缓释粒子的外径一致,其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化疗缓释粒子的弹性开口3,以便于置入化疗缓释粒子,如顺铂缓释粒子,且能够防止粒子滑出,另一端为封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阳林,未经潘阳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83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