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蜜蜂仿生巢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9243.2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波;冯则眉;曾志将;颜伟玉;王子龙;张丽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47/04 | 分类号: | A01K47/0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黄新平 |
地址: | 330045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蜜蜂 仿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养蜂器具,尤其涉及一种蜜蜂仿生巢础。
背景技术
巢础是指人工制造的蜜蜂巢房房基,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每张巢础由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组成,彼此互为公共边和房底。巢础仅有房底和略为凸起的房基,蜜蜂在巢础的基础上筑成巢脾后,每个六角形的边加高成为典型的六角棱柱(巢房)。然而,传统饲养蜂群观点认为:为了蜂群高产,必须长年割雄蜂蛹,以便减少蜂群中雄蜂数量,导致市面上的巢础大部分为单一的工蜂巢础,即整张巢础筑成工蜂巢房。另外一部分巢础为单一的雄蜂巢础,用来培育种用雄蜂或科学研究等。但这种传统饲养观点,越来越受到许多研究结果挑战。据金汤东(1991)报道:长年不割雄蜂蛹封盖的养蜂场,雄蜂不仅不会泛滥,而且群产量比同时转地的长年割雄蜂蛹封盖的养蜂场产量更高;曾志将等(1998,1999,2000)系统地研究了蜜蜂性比值对蜂群生产力、繁殖力及分蜂性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割雄蜂蛹组(群内无雄蜂,不存在性比)与不割雄蜂蛹组(群内有雄蜂,存在性比)相比,两组的蜂群蜂王浆产量、繁殖力、分蜂性及群势都差异不显著;但不割雄蜂蛹组的产蜜量、工蜂出巢率及采粉积极性分别比割雄蜂蛹组提高8.40%~14.04%、17.10%~23.50%和23.80%~26.50%。而且在自然蜂群中,巢脾的边缘含有雄蜂巢房,蜜蜂不仅可以用这些巢房来培育雄蜂个体,也可以用来储存蜂蜜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结构简单,依据蜜蜂自然生物学特性,能提高工蜂出巢率及采粉积极性的蜜蜂仿生巢础。
本实用新型的蜜蜂仿生巢础,巢础上设有房底和凸起的房基,房基为正六角形,其特征在于,巢础的四周为雄蜂房基,工蜂房基围在雄蜂房基的圈内,雄蜂房基的边长大于工蜂房基的边长,雄蜂房基数量占整个巢础房基数量的15-20%。
本实用新型的蜜蜂仿生巢础,其下缘和周围分布雄蜂房基,工蜂房基围在雄蜂房基的圈内,这种结构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将该巢础放入蜂群建造巣脾后,蜜蜂可以根据自身繁育等需要,合理地利用巢础下缘和周围分布的雄蜂巢房,使蜂群在繁殖季节具有一定数量的雄蜂,提高蜂群工蜂出巢率及采粉积极性。在蜂群不需要培育雄蜂时,蜂群可以利用这些巢房用来储存蜂粮。根据蜜蜂性比值对蜂群生产力、繁殖力及分蜂性等的影响结果,蜂群雄蜂巢房在总巢房总数的15-20%最为适宜,有利于蜂群健康繁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蜜蜂仿生巢础,该巢础1上设有房底和凸起的房基,房基为正六角形,其特征在于,巢础1的四周为雄蜂房基3,工蜂房基围2在雄蜂房基3的圈内,雄蜂房基3的边长大于工蜂房基2的边长,巢础1上15-20%的面积为雄蜂房基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农业大学,未经江西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9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机复合支承辊及其辊套淬火结构和工艺
- 下一篇:工件的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