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塞推进密封式多点加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2153.9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单桂军;王力坤;刘青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0 | 分类号: | C03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推进 密封 多点 加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推进密封式多点加料机,适用于综合性能优异的玄武岩连续纤维的生产设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范围内,玄武岩连续纤维的生产以单元窑炉为主,其颗粒料的添加基本采用重力开放式添加,在加料位置,熔炉与大气相通,高温烟气容易外溢,造成能源的损失。
为此公开号为201272740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水平输送管,改变原料添加情况,使由料斗下降的颗粒原料沿水平输送管向前运动,经过输送管下料口的均匀分配,进入下降管,再经出料口分别进入熔炉,减少了原料与运动机械的磨擦,减少了设备的易损件,也减少了设备对原料的损坏,减少了粉尘的产生,避免产生金属粉末进入熔炉,本实用新型实现颗粒料的多点均匀加料,与玄武岩连续纤维池窑配合,有利于实现玄武岩连续纤维池窑的颗粒料均匀分布加料,强化熔炉的熔化能力,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但上述专利申请还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水平输送管具有一定直径,且为了布置紧凑,不可能做的很大,因此不可能设置很多轴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下料管,因此其大多物料还是集中到下部熔融区的同一轴线上,导致进料不均;同时因为熔融去内的温度较高,还是会有一部分热量通过加料机溢出,因此造成一定的热量损失,虽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多点均匀下料,并进一步防止热量损失的一种活塞推进密封式多点加料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料斗(1)以及设置在料斗(1)下端的水平输送管(2),水平输送管(2)一侧设有处于料斗(1)下部的推进机(3);所述水平输送管(2)另一侧设有下料管(4),所述的下料管(4)包括主下料管(41)和环形分布在主下料管(41)上的若干支下料管(42); 所述水平输送管(2)路径上设有抽气管(5);
所述抽气管(5)一端设置在主下料管(41),另一端设置在水平输送管(2),另一端设置在加料机机体(6)下部;
所述抽气管(5)路径上设置泵(7)。
所述各支下料管(42)为波纹下降管,其和机体(6)连接的地方设水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各支下料管的设置,能使物料通过各支下料管均匀的分布在熔融区的各个部分,且结构紧凑、易于布置;再者本实用新型设置抽气管、回气管,使一部从抽气管上溢的热量通过抽气管抽出,并通过回气管使之重新回流到熔融区,使热量重新得到利用,进一步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料斗、2为水平输送管、3为推进机、4为下料管、5为抽气管、6为机体、7为泵;
41为主下料管、42为支下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料斗1以及设置在料斗1下端的水平输送管2,水平输送管2一侧设有处于料斗1下部的推进机3;所述水平输送管2另一侧设有下料管(4),所述的下料管4包括主下料管41和环形分布在主下料管41上的若干支下料管42;所述水平输送管2路径上设有抽气管5;
所述抽气管5一端设置在主下料管41,另一端设置在水平输送管2,另一端设置在加料机机体6下部;
所述抽气管5路径上设置泵7。
所述各支下料管42为波纹下降管,其和机体6连接的地方设水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支下料管42为环向设置,使物料能均匀的落到各机体6内,为了兼顾均匀下料和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的支下料管42个数设置为8个。
本实用新型主下料管41和支下料管42的连接应具有较大的斜度,其应不小于60度,以确保物料能顺畅的向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向上溢出的热气通过抽气管5抽出,其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热气上溢形成对物料下落的阻挡;二是将溢出的热量通过抽气管5回流至机体6下部,防止热量的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高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高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2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