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3384.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2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臂 组件 注油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油机构,具体讲是一种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
背景技术
在组装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过程中,在选挡摇臂组件(具体结构详见图1)装配到底座组件上时,一般需要往选挡摇臂组件的两塑料件内孔中注入油脂。
目前,对于选挡摇臂组件的注油常采用手工注油的方式进行,整个操作过程不但速度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油速度快,效率高的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注油缸、由支撑杆支撑的基板、安装于基板上分别供选挡摇臂组件的两塑料件内孔套装的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所述的注油缸的进油腔通过管道与油脂源连通,所述的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内均竖直设有上端封口的主油道,所述的注油缸的出油腔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的主油道连通,所述的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上还水平设有多个与相应主油道连通且贯穿座体外侧壁的副油道。
所述的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的底部还一体成型有底座,所述的主油道向下延伸至相应底座的底面,所述的注油缸的出油腔通过管道分别与相应的主油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通过注油缸、基板、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的设置,加上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可供选挡摇臂组件的两塑料件内孔套装,且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内设有主油道和副油道,这样利用注油缸便能将油脂源处的油脂注入到选挡摇臂组件的两塑料件内孔壁上,从而实现自动注油,整个注油过程速度快、效率高,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且整个过程自动进行,油脂不会弄到操作者手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注油座和第二注油座的底部还一体成型有底座,所述的主油道向下延伸至相应底座的底面,所述的注油缸的出油腔通过管道分别与相应的主油道连接,底座的设置一方面便于支撑选挡摇臂组件的两塑料件,同时又可防止过多油脂的溢出,而注油缸的出油腔通过管道从主油道的底部处连接,方便了管道与主油道的连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选挡摇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的第一注油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的第二注油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图中所示:1注油缸,2支撑杆,3基板,4选挡摇臂组件,5塑料件,6第一注油座,7第二注油座,8主油道,9副油道,1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包括注油缸1、由支撑杆2支撑的基板3、安装于基板3上分别供选挡摇臂组件4的两塑料件5内孔套装的第一注油座6和第二注油座7,其中注油缸1为现有技术,可直接外购,而第一注油座6和第二注油座7为圆柱体结构,可方便选挡摇臂组件4的两塑料件5内孔的套装,且套装后贴合度比较好。
所述的注油缸1的进油腔通过管道与油脂源连通,油脂源在图中未示出,该油脂源为储藏油脂的容器,可以为一缸体,该缸体内装有油脂,而注油缸1的进油腔则通过管道与油脂源的出油端连接。
所述的第一注油座6和第二注油座7内均竖直设有上端封口的主油道8,此时所述的注油缸1的出油腔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注油座6和第二注油座7的主油道8连通。这样通过注油缸1便可将油脂源处的油脂输入到主油道内。
所述的第一注油座6和第二注油座7上还分别水平设有多个与相应主油道8连通且贯穿座体外侧壁的副油道9,此处的座体外侧壁指的是第一注油座6或第二注油座7的外侧壁,通过贯穿第一注油座6或第二注油座7外侧壁设置的副油道,便可将主油道内的油脂喷射到选挡摇臂组件的两塑料件内孔壁上,而实现知道注油。
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方案,所述的第一注油座6和第二注油座7的底部还一体成型有底座10,此时所述的主油道8向下延伸至相应底座10的底面,而所述的注油缸1的出油腔则通过管道分别与相应的主油道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选挡摇臂组件注油机构结构紧凑合理,零部件少,比较简洁,但利用注油缸可自动将油脂源处的油脂自动注入到选挡摇臂组件的两塑料件内孔壁上,整个过程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注油,操作起来速度快,效率高,且因底座的设置,可起到一定的防溢油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3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润滑泵
- 下一篇:一种可佩戴眼镜的防噪声耳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