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动式快锻液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3760.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9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茂;王卓;何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9/12 | 分类号: | B21J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动式快锻 液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缸动式快锻液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锻件质量小于5000kg的锻压设备中仍以锻锤为主,全国约有3000多台,锻锤存在效率低,振动大,噪声高等缺点,无法满足高效、环保的发展趋势的要求。
由于锻造频次优于锻锤,快锻液压机渐渐开始取代锻锤,传统的快锻液压机的主缸柱塞和动梁连接,柱塞在液压力的作用下推动动梁及安装在其上的锤砧对锻件施压,由于动梁的存在,导致快锻液压机的结构复杂,重量高,制造成本高;柱塞需推动动梁及锤砧,运动质量重,运动惯量大,锻造频次低,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缸动式快锻液压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缸动式快锻液压机,包括机架、缸体、活塞、上梁、锤砧以及砧座,所述机架内具有空腔,该机架的顶部具有连通所述空腔且与所述缸体适配的竖直通道,所述机架的顶部两侧各竖直设有一回程油缸,所述缸体呈柱状,其内具有竖直的活塞腔,所述缸体的上端两侧具有与所述回程油缸传动连接的耳部,所述缸体的下端穿过所述竖直通道伸入所述空腔中,所述活塞的下端穿设于所述活塞腔内,其上端与所述上梁固定,所述锤砧固定于所述缸体的下端,所述砧座设于所述锤砧下方的机架内腔底面上。
所述缸体的径向截面为方形,所述竖直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该竖直通道内设有四个分别对应所述缸体的四面的导向块。
所述竖直通道的两侧壁内具有竖直的回程油缸安装腔,所述回程油缸设于所述回程油缸安装腔内。
所述活塞的上端与所述上梁通过刚性或球铰型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具有以下优点:
1)去掉了传统液压机中的动梁,简化了结构,重量减轻,降低了制造成本;
2)由于运动质量减轻,运动惯量小了许多,提高了快速锻造频次,可达到200次/分,而传统机型只能达到120次/分;
3)由于锻造速提高也就提高了生产效率;
4)锻造频次达到200次/分,使完全取代锻锤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通用自由锻压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一种缸动式快锻液压机,包括机架110、缸体120、活塞130、上梁140、锤砧150以及砧座160。
机架110内具有空腔,该机架110的顶部具有连通空腔且与缸体120适配的竖直通道,机架110的顶部两侧各竖直设有一回程油缸111。
具体地,上述竖直通道的两侧壁内具有竖直的回程油缸安装腔,回程油缸111设于回程油缸安装腔内。
缸体120呈柱状,其内具有竖直的活塞腔,缸体120的上端两侧具有与回程油缸传动连接的耳部121,缸体120的下端穿过竖直通道伸入机架110的空腔中。
活塞130的下端穿设于活塞腔内,其上端与上梁140通过刚性或球铰型式固定。
锤砧150固定于缸体120的下端,砧座160设于锤砧150下方的机架110内腔底面上。
具体地,缸体120的径向截面为方形,机架110的竖直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形,该竖直通道内设有四个分别对应缸体120的四面的导向块112。
缸体120以及活塞130构成主工作缸,本实用新型去掉了传统锻造液压机中的动梁,改变了主工作缸运动的方式,将柱塞运动改变为缸体运动,而活塞130不动,工作时,缸体120向下运动带动锤砧150对锻件2施压,施压结束由回程油缸111带动缸体120向上返回。
本实用新型去掉动梁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由于运动质量减轻,运动惯量得到了减小,这样就提高了快速锻造的频次,可达到200次/分,而原机型只能达到120次/分,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通用自由锻压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达到了高效、节能的目的。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37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