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4479.5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04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 |
主分类号: | F24J2/26 | 分类号: | F24J2/26;F24J2/46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65003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太阳能低温热利用的基本部件,也一直是太阳能市场的主导产品。目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已广泛应用于生活用水加热、游泳池加热、工业用水加热、建筑物采暖与空调等诸多领域。然而,现有技术中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主要构件吸热翅片焊接与排管上并与底板相平行,由于太阳能集热器为倾斜安装于房顶,该结构在接受阳光照射后,热空气上升而冷空气下降,产生强烈空气对流而导致热效率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热翅片与底板形成一定角度的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以减小空气对流现象而有效提高其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铝合金框架、底板、保温层、上集管、下集管、排管、翼型吸热翅片和玻璃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焊接于所述铝合金框架的底部,在所述底板上铺设有保温层;所述玻璃盖板设置于所述铝合金框架的顶部且用压条固定;所述上集管和下集管横向布置于所述铝合金框架内部,所述排管纵向等距排列并跨接于上集管和下集管之间;所述翼型吸热翅片为由两片吸热翅片焊接为135°~175°角度的翼型结构,其中一片吸热翅片紧贴所述保温层固定,另一片吸热翅片焊接于所述排管上。
其中,所述排管之间的间距为100~200mm。
其中,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经测试,本实用新型将吸热翅片调整到与底板形成一定角度后可有效提升吸热效果,即安装于建筑立面上每平方米可提升30%~45%的吸热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合金框架,2-底板,3-保温层,4-上集管,5-下集管,6-排管,7-翼型吸热翅片,8-玻璃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应当理解,实施例仅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并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各种改动或修改,同样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新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铝合金框架1、底板2、保温层3、上集管4、下集管5、排管6、翼型吸热翅片7和玻璃盖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焊接于所述铝合金边框架1的底部,在所述底板1上铺设有保温层3;所述玻璃盖板8设置于所述铝合金框架1的顶部且用压条固定;所述上集管4和下集管5横向布置于所述铝合金框架1内部,所述排管6纵向等距排列并跨接于上集管4和下集管5之间;所述翼型吸热翅片7为由两片吸热翅片焊接为135°~175°角度的翼型结构,其中一片吸热翅片紧贴所述保温层3固定,另一片吸热翅片焊接于所述排管6上。
其中,所述排管6之间的间距为100~200mm。
其中,所述保温层3为聚氨酯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补充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顶面集热面积不足时使用并可单独用于阳台壁挂;本实用新型与建筑立面平行安装无须角度与顶面集热系统串联或分层供热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未经张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4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温控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塑型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