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流式燃气节能炉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4520.9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9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山红日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24 | 分类号: | F23D14/24;F23D14/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6800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流式 燃气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炉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旋流式燃气节能炉芯。
背景技术
现有餐厨用大灶锅燃气灶具所使用的燃气炉芯仅是简单的将燃料气体和助燃空气输送到一起后,就立即进行燃烧。然而此时的助燃空气还没有充分的与燃料气体混合,使得燃料气体不能充分燃烧,并有大量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了燃气的消耗量。现在人们在节能炉灶的炉芯技术领域做过很多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如申请(专利)号:CN2010205119616.7一种节能燃气炉芯,利用扇形结构的增压叶轮混合燃气与空气,由燃烧碗上的燃烧孔直向排出燃烧;申请(专利)号:CN200820043509.4一种新型炉芯利用两个气室二次混合燃气和空气;申请(专利)号:CN201020168992.6混合燃气炉芯,利用进风管的中心偏于筒状外套的中心,产生旋流涡流混合燃气。以上技术改善了混合燃气氧含量,起到了一定的节能效果。但是燃气火焰都是由下向上直冲锅底,锅体外部为光滑表面,大量的热源被锅体直接反射向四周散射、飘移浪费掉了,其锅体底部吸热面积小,火焰在锅底停留时间短,热能利用率很低,只有30-50%左右的热能得到利用,节能效果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旋流式燃气节能炉芯,利用炉芯上切向倾斜的通气孔,在炉膛内产生螺旋旋转的空气流与燃气混合燃烧,使得火焰热源流体以螺旋旋转形式接触锅体,减少锅体对燃气火焰的直接反射,增加锅体底部受热面积,延迟火焰在锅底停留时间,提高热能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由炉芯外筒、炉芯内筒、旋流气孔、火种气孔、空气口、火种燃气管和大火燃气管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炉芯内筒安装在炉芯外筒内,炉芯外筒底部开有空气口,炉芯内筒底部凹陷部位留有火种气孔,炉芯内筒上筒体壁周边上开有多个旋流气孔,火种燃气管和大火燃气管通过螺纹连接,由炉芯外筒接入炉芯内筒内。
本实用新型的炉芯内筒为圆筒型结构,炉芯内筒上筒体部分壁厚5-12毫米,炉芯内筒上筒体壁周边上的旋流气孔直径0.5-4毫米,旋流气孔中心轴线与水平线成3-10度的夹角,旋流气孔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炉芯内筒外圆周面的切点切线为30-60度夹角。
当打开燃气阀门和空气机,空气由炉芯外筒的空气口输入进入炉芯内筒与炉芯外筒形成的空腔,并形成一定的气压,使得空气经过旋流气孔流入炉芯内筒的腔内与大火燃气管输入的燃气混合燃烧,由于炉芯内筒上筒体部分壁厚为5-12毫米,旋流气孔就具有轴向方向束性,同时由于旋流气孔中心轴线与水平线和切点切线的夹角,使得空气和燃气在炉芯内筒的腔内以螺旋旋转形式混合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炉芯内筒和旋流气孔的结构设置,火焰热能流体在炉膛锅底部表面螺旋流动,增加锅体底部吸热面积,延长了火焰热能流体在锅底的热交换时间,减少了燃气火焰的直接反射的损耗,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炉芯外筒 2、炉芯内筒 3、旋流气孔 4、火种气孔
5、空气口 6、火种燃气管 7、大火燃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炉芯外筒(1)、炉芯内筒(2)、旋流气孔(3)、火种气孔(4)、空气口(5)、火种燃气管(6)和大火燃气管(7)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炉芯内筒(2)安装在炉芯外筒(1)内,炉芯外筒(1)底部开有空气口(5),炉芯内筒(2)底部凹陷部位留有火种气孔(4),炉芯内筒(2)上筒体壁周边上开有多个旋流气孔(3),火种燃气管(6)和大火燃气管(7)通过螺纹连接,由炉芯外筒(1)接入炉芯内筒(2)内。
本实用新型的炉芯内筒(2)为圆筒型结构,炉芯内筒(2)上筒体部分壁厚为10毫米,炉芯内筒(2)上筒体壁周边上开有多个旋流气孔(3),旋流气孔(3)直径为2毫米,旋流气孔(3)中心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度,旋流气孔(3)中心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与炉芯内筒(2)的外圆周面的切点切线夹角为50度。
当打开燃气阀门和空气机,空气由炉芯外筒(1)的空气口(5)输入进入炉芯内筒(2)与炉芯外筒(1)形成的空腔,并形成一定的气压,使得空气经过旋流气孔(3)流入炉芯内筒(2)的腔内与大火燃气管(7)输入的燃气混合燃烧,由于炉芯内筒(2)上筒体部分壁厚10毫米,旋流气孔(3)就具有轴向方向束向性,同时由于旋流气孔(3)中心轴线与水平线上的投影线与炉芯内筒(2)外圆周面的切点切线夹角为50度,使得空气和燃气在炉芯内筒(2)的腔内以螺旋旋转形式混合燃烧,形成螺旋形上升的火焰热能流体。
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炉芯内筒(2)和旋流气孔(3)的结构设置,形成螺旋形上升的火焰热能流体,在炉膛锅底部表面螺旋流动,增加锅体底部受热面积,延长了火焰热能流体在锅底的热交换时间,减少了燃气火焰的直接反射的损耗,提高了热能利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山红日锅炉有限公司,未经龙山红日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45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鸡舍智能模拟太阳的LED生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