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1000kV变电站高抗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5335.1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娟;刘杰峰;侯冰;汤晓中;陈书理;何维涛;颜世亮;李晓萌;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许翔 |
地址: | 11312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1000 kv 变电站 中性 氧化锌 避雷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中同塔双回线路中的高抗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主要用于1000千伏变电站保护高抗中性点设备的外绝缘进行保护。
二、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特高压输电工程不断的建成投
运,特高压输电将成为我国电力传输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具有节约线路走廊,经济性较高等优势,同塔双回线路在特高压输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高抗中性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具有一系列优点,发展潜力很大,是目前世界各国避雷器发展的主要方向,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带间隙的避雷器,也将是未来特高压系统关键的过电压保护设备。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能适用于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中同塔双回线路中的高抗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填补此类避雷器的空白,满足实际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避雷器包括1节避雷器元件,其特点是:该节避雷器元件内部设有相互并联的四柱电阻片柱,外面套有高强瓷外套;避雷器元件上、下端分别安装有接线端子板及绝缘底座;避雷器元件下端与绝缘底座之间由垫板隔开,并通过绝缘底座与基础相固。
本实用新型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中的使用,提高了设备保护水平,降低了变压器等大型设备的外绝缘水平,保证了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及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高抗中性点氧化锌避雷器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非线性系数小、保护特性好、能量吸收能力强、通流能力大、结构简单和稳定性好等优点。非线性系数α 值很小。在金属氧化物阀片中通过1mA~10kA这个范围内电流时,α 值一般在0.02~0.06之间。在额定电压作用下,通过的电流极小,因此可以做成无间隙避雷器。保护性能好。它不需要间隙动作,电压一旦升高,即可迅速吸收过电压能量,抑制过电压的发展;有良好的陡度响应特性;无间隙的氧化物避雷器的性能几乎不受温度、湿度、气压、污秽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因而性能稳定;2、基本无续流,动作负载轻,耐重复动作能力强。伏安特性是对称的,没有极性问题。3、通流容量大。容易吸收能量,没有串联间隙的制约,仅与阀片本身的强度有关。同碳化硅阀片比较,氧化物阀片单位面积的通流能力大4~4.5倍。因此,用这样的阀片制成避雷器,不但可以限制大气过电压,而且完全可以用来限制操作过电压,甚至还可以耐受一定持续时间的短时(工频)过电压;4、结构简单,尺寸小,易于大批量生产,造价低。5、耐污性能好,不会由于污秽或者带电清洗时改变外套表面电位分布而影响避雷器的性能。同时,由于阀片不受大气环境影响,能适应于各种绝缘介质,所以也适用于高海拔地区和SF6 全封闭组合电器等多种特殊需要。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雷器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避雷器元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1节避雷器元件1,其总高3070m,避雷器元件1高2360m,最大外伞径φ750mm,总重1774kg。避雷器元件1内部设有相互并联的四柱电阻片柱,外面套有高强瓷外套5。避雷器元件1上、下端分别安装有接线端子板4及绝缘底座3。避雷器元件1下端与绝缘底座3之间由垫板2隔开,并通过绝缘底座3与基础相固。强瓷外套5的伞形均采用大伞9、小伞10、伞下无棱的光伞结构,其内径φ500mm,外径φ600mm;大伞9伸出75mm,小伞10伸出55mm,伞上倾角为18°,伞下倾角8°,伞间距80mm,避雷器爬电距离不小于6600mm。电阻片柱由多个电阻片6串联构成,多个电阻片6被均流连接板7及铝电极8分成5组,每组由8-9片电阻片6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参数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5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