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5665.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禧畅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0 | 分类号: | B62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行车 车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
背景技术
自行车出行是非常方便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出行能够减少交通拥堵,更好的把握出行的时间,避免汽车出行的行驶时间不确定的问题;在长时间骑车的时候,车座的舒适度也是很重要的,车座的舒适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骑车的疲劳程度,更大限度的减少体力,更安全、舒适的行驶;在长时间用一个自行车坐车的时候,车座透气性差,车座不能改变形状的情况下,骑行时间长,臀部会不舒服,可以选择透气性相对好的自行车车座,但是骑行时间长,局部一样集聚湿气,使人们感到不舒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包括车座主体、支撑板和固定夹,所述的车座主体后侧的左侧设置左通孔,右侧设置右通孔,下侧并列设置有左加强筋和右加强筋;
所述的支撑板位于车座主体的下侧,在支撑板上设置有左导向柱和右导向柱;左导向柱位于左通孔的正下方,右导向柱位于右通孔的正下方,左导向柱位于左支撑弹簧内,左支撑弹簧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另一端连接左弹性缓冲帽;右导向柱位于右支撑弹簧内,右支撑弹簧一端设置在支撑板上,另一端连接右弹性缓冲帽;支撑板中间设置一个通孔,用于调节螺丝的安装;
所述的固定夹设置在左加强筋和右加强筋上。
进一步,所述的左弹性缓冲帽的直径大于左通孔,右弹性缓冲帽的直径大于右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螺丝安装在车座主体上,位于左加强筋和右加强筋中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螺丝能够调节骑行时左支撑弹簧和右支撑弹簧对臀部的弹力,通过弹力的改变,改变了左弹性缓冲帽、右弹性缓冲帽与车座主体的距离,微调了整个车座主体的形状,从而改变了骑车人的臀部与车座主体的接触面积和方式,是空气流通方式也改变了,从而改变原有的通气性,改变了曾经集聚湿气的地方的空气流通,从而提高骑车人的骑车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车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车立体图。
图中:1、调节螺丝 2、支撑板 3、左导向柱
31、右导向柱 4、左支撑弹簧 41、右支撑弹簧
5、左弹性缓冲帽 51、右弹性缓冲帽 6、车座主体
7、左加强筋 71、右加强筋 8、固定夹
9、左通孔 91、右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新型自行车车座,包括车座主体6、支撑板2和固定夹8,车座主体6后侧的左侧设置左通孔9,右侧设置右通孔91,下侧并列设置有左加强筋7和右加强筋71;支撑板2位于车座主体6的下侧支撑板2中间设置一个通孔,用于调节螺丝1的安装。
如图2、图3所示,固定夹8设置在左加强筋7和右加强筋71上;左弹性缓冲帽5的直径大于左通孔9,右弹性缓冲帽51的直径大于右通孔91;调节螺丝1安装在车座主体6上,位于左加强筋7和右加强筋71中间。
新型自行车车座上的固定夹8夹杂自行车车架上的坐管上,实现车座在自行车上的安装;调节螺丝1通过支撑板2上中间设置的通孔,安装在车座的主体上,这样保证支撑板2与车座主体6连接。
支撑板2上设置有左导向柱3和右导向柱31;左导向柱3位于左通孔9的正下方,右导向柱31位于右通孔91的正下方,左导向柱3位于左支撑弹簧4内,左支撑弹簧4一端设置在支撑板2上,另一端连接左弹性缓冲帽5;右导向柱31位于右支撑弹簧41内,右支撑弹簧41一端设置在支撑板2上,另一端连接右弹性缓冲帽51;当骑行人坐在车座上,给予左弹性缓冲帽5和右弹性缓冲帽51压力,左支撑弹簧4和右支撑弹簧41给予左弹性缓冲帽5和右弹性缓冲帽51弹力,根据调节螺丝1的调节,决定左支撑弹簧4和右支撑弹簧41的弹力的大小,实现左弹性缓冲帽5和右弹性缓冲帽51与车座主体6的距离调节;从而实现改变其空气流动,改变透气性,更改透气性好坏的格局,从而实现骑行人的舒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禧畅自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禧畅自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5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