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警用约束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6255.8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7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恒宇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警用约束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暴力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而且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抓捕人员在制止暴力事件时,使用现有的抓捕设备还是难以避免与犯罪嫌疑人进行直接接触,在使用时也会受周围环境的限制,常常造成犯罪嫌疑人逃脱甚至出现抓捕人员负伤甚至牺牲的现象,如何在确保抓捕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最大限度将损伤降低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警用约束叉,结构简单,可保证抓捕人员在进行抓捕时的安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警用约束叉,包括支撑杆、抓捕环,所述抓捕环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抓捕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抓捕环与限位块可转动连接,每个限位块设置一个与之匹配的扭簧,所述扭簧固定在所述抓捕环上,且所述扭簧一端勾脚与抓捕环固定连接,另一端勾脚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扭簧使限位块可向抓捕环内产生转动并返回其初始位置。
所述限位块为两个,两个限位块对称设置在所述开口的两侧。
所述抓捕环上设有第一安装套筒,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套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且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警用约束叉还包括握柄,所述握柄上设有第二安装套筒,所述第二安装套筒套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且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基座、摇杆、锁定夹,所述摇杆与基座可旋转连接,所述锁定夹通过导柱铰接在摇杆上,所述基座上还铰接有一块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上设有卡勾,所述锁定夹可勾住所述卡勾。
所述支撑杆上设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基座、凸轮夹、定位柱,所述基座上还铰接有一块旋转板,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旋转板上,所述定位柱外部设有弹簧,所述凸轮夹通过螺杆安装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基座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定位孔中,再通过所述凸轮夹可将旋转板与基座锁紧。
所述抓捕环、握柄平行设置。
所述支撑杆、抓捕环、握柄采用铝材制成。
所述支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套筒套、第二安装套筒套拉铆。
所述支撑杆的总长为1.5米-2.5米,所述抓捕环的半径为0.1米-0.15米或0.2-0.25米。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警用约束叉,通过设置的扭簧使限位块可向抓捕环内产生转动并返回其初始位置,在进行抓捕时,抓捕人员只需对准犯罪嫌疑人的身体进行一推一拉的动作,犯罪嫌疑人就会落入抓捕环中并受到束缚,使抓捕人员能够在安全距离内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操作方便灵活,确保抓捕人员自身安全,将损伤大幅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警用约束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警用约束叉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警用约束叉的折叠示意图;
图4为图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警用约束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杆,2、抓捕环,3、扭簧,4、限位块,5、第一安装套筒,6、握柄,7、第二安装套筒,8、折叠机构,81、基座,82、摇杆,83、锁定夹,84、导柱,85、旋转板,86、卡勾,87、定位柱,88、凸轮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恒宇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恒宇智能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62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结构塑料外筒组合体
- 下一篇:多个玩具火箭弹的旋转充气发射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