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排放安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6331.5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6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文征;陈萍;胡健;万克西;李春燕;黄清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放 安全阀 | ||
1.一种双排放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第一阀盘调节机构、第二阀盘调节机构,第一阀盘及第二阀盘;
所述外壳下端套接在阀嘴上;
所述第一阀盘调节机构、第二阀盘调节机构,第一阀盘及第二阀盘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第一阀盘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一阀盘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阀盘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阀盘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阀盘及第二阀盘用于在正常工况下,所述第一阀盘及第二阀盘盖在阀嘴的顶端,阻止工艺介质泄漏;
所述第二阀盘调节机构用于在安全阀入口压力等于所述第二阀盘的起跳压力时,所述第二阀盘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二阀盘提升,所述第二阀盘被打开进行工艺介质排放;
所述第一阀盘调节机构用于在第二阀盘打开失败或排放面积不够时,当安全阀入口压力继续增大至等于所述第一阀盘的起跳压力时,所述第一阀盘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提升,所述第一阀盘打开进行工艺介质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排放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
阀帽、阀罩、阀体及阀座;
所述阀帽下端与所述阀罩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阀体上端与所述阀罩下端固定连接,下端套接在所述阀嘴上;
所述阀座与所述阀嘴固定连接,且所述阀座顶部设有第一排放孔及第二排放孔,所述第一阀盘密封覆盖在所述第一排放孔上,所述第二阀盘密封覆盖在所述第二排放孔上,所述第一阀盘和第二阀盘用于在正常工况下阻止流体泄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放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盘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轴、第一弹簧调节螺丝、第一上弹簧板、第一下弹簧板及第一弹簧;
所述第一弹簧调节螺丝、第一上弹簧板、第一弹簧及第一下弹簧板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一轴上,所述第一轴底部与所述第一阀盘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上端与所述第一上弹簧板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一下弹簧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调节螺丝外围与所述阀罩螺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上弹簧板之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弹簧的压缩长度来改变第一弹簧的设定压力,从而改变所述第一阀盘被打开的起跳压力;
所述第一弹簧用于在安全阀入口压力等于所述第一阀盘的起跳压力时,所述第一弹簧被挤压从而通过所述第一轴带动所述第一阀盘提升,所述第一阀盘被打开进行工艺介质排放。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排放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盘调节机构包括:
第二轴、第二弹簧调节螺丝、第二上弹簧板、第二下弹簧板及第二弹簧;
所述第二弹簧调节螺丝、第二上弹簧板、第二弹簧及第二下弹簧板依次套接在所述第二轴上,所述第二轴底部与所述第二阀盘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所述第二上弹簧板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下弹簧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弹簧调节螺丝外围与所述阀罩螺接,且位于所述第二上弹簧板之上,用于调节第二弹簧的压缩长度来改变第二弹簧的设定压力,从而改变所述第二阀盘被打开的起跳压力;
所述第二弹簧用于在安全阀入口压力等于所述第二阀盘调节机构的起跳压力时,所述第二弹簧被挤压从而通过所述第二轴带动所述第二阀盘提升,所述第二阀盘被打开进行工艺介质排放。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排放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定位器,所述第一定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外围,通过所述阀罩和阀体进行固定,第一定位器用于保证所述第一轴在上下运动时保持垂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排放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定位器,所述第二定位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外围,通过所述阀罩和阀体进行固定,第二定位器用于保证所述第二轴在上下运动时保持垂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排放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器下端,所述第一定位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阀盘提升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定位器配合对所述第一阀盘的提升高度进行定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排放安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轴上,且位于所述第二定位器下端,所述第二定位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阀盘提升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定位器配合对所述第二阀盘的提升高度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63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