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水封高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6359.9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新建;孙永强;邓家彬;陶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东大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水封 高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泵水封高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泵在组装过程中,需对水封组装后高度进行检测,避免存在质量缺陷的产品出厂。
目前,水封组装后工作高度一般使用游标卡尺、深度尺检测。游标卡尺、深度尺为普通量具,易实现检测,但也才在不足之处。如游标卡尺、深度尺测量过程中,与水封表面接触面积较小,因用力不均匀而导致游标卡尺、深度尺发生倾斜,测量结果不正确。使用游标卡尺、深度尺测量是,不易度数,每次需预紧螺栓后再拿起度数,操作过程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测量方便、测量数据准确稳定的水泵水封高度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泵水封高度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机构、校准机构,所述的测量机构包括握管、百分表,所述的握管内设有第一管腔、第二管腔,所述的第一管腔的管径大于第二管腔,所述的百分表的测试头固定在第二管腔内,所述的第一管腔内设有活动杆,所述的活动杆一端伸出有伸入第二管腔内与百分表测试头接触的顶杆,所述的校准机构包括台阶状校准块,所述的校准块的上台阶块外径小于所述的第一管腔的管径,所述的百分表的测试杆上套接有置于第二管腔内的夹紧套,所述的测量机构还包括穿过握管管壁而压紧夹紧套的螺钉。
所述的活动杆与第一管腔的端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所述的活动杆的管壁上设有纵向设置的条形槽,所述的测量机构还包括穿过握管管壁与条形槽槽底壁接触的限位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检具采用轴芯定位,并增加测量块与水封面接触面积,减少测量过程时检具发生倾斜概率;2、检测测量时,可直接平视百分表摆动刻度,直观、准确、快捷读取数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握管;2、百分表;3、第一管腔;4、第二管腔;5、活动杆;6、校准块;8、夹紧套;9、螺钉;10、条形槽;11、限位销;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水泵水封高度检测装置,包括测量机构、校准机构,所述的测量机构包括握管1、百分表2,握管1内设有第一管腔3、第二管腔4,第一管腔1的管径大于第二管腔4,百分表2的测试头固定在第二管腔4内,第一管腔3内设有活动杆5,活动杆5一端伸出有伸入第二管腔4内与百分表2测试头接触的顶杆,校准机构包括台阶状校准块6,校准块6的上台阶块外径小于第一管腔3的管径,百分表2的测试杆上套接有置于第二管腔内的夹紧套8,测量机构还包括穿过握管1管壁而压紧夹紧套8的螺钉9。所述的活动杆5与第一管腔3的端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2。
活动杆5的管壁上设有纵向设置的条形槽10,测量机构还包括穿过握管1管壁与条形槽10槽底壁接触的限位销11。
一种水泵水封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校表块放置平板上,通过测量机构进行校准,测量机构校准过程为:将握管的第一管腔套在校准块的上台阶块上,上台阶块顶起活动杆,活动杆的顶杆压迫百分表的测试头,指针摆动,进行校准,提升测量机构,活动杆受力减弱,在弹簧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百分表指针摆动,最终恢复不受力时指针方位。测量机构校准后,将握管放入已组装后的水封上,用力将握管底部与水封定位面接触,平视百分表,观测百分表指针位置是否为校准状态的指针位置,若现指针方向在校表状态的指针位置右方,则水封未组装到位,若现指针方向在校表状态的指针位置左方,则水封压装过深。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东大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东大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6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