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梯形钢包包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7489.4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4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梯形 钢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包结构,特别是一种梯形钢包包底结构。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后钢水注入大包,再由行车转走后对中包进行注入,中包再对板坯模注入结晶成坯。大包结构包括包体、包体外壁设置的挂耳、包体内为耐火质内壁、底壁,底壁上设有两个底吹气口、一个浇注口。内壁、底壁皆由耐火砖砌成,底壁的第一、二象限分别设有底吹气口,第四象限设有浇注口。两个底吹气口、一个浇注口之间为包内中央区域,中央区域是用280mm高的耐火砖砌成,中央区域的外围区域用260mm高的耐火砖砌成,形成中央高位区及周边低位区。其目的在于使中央高位区钢水能完全排到周边低位区,由于钢水的流动性比普通水差得多,若是底壁像常规容器那样全部等高,则浇注钢水后底壁会沉积部分钢水流不走,所以底壁设立高、低位区。浇注钢水时要控制底壁低位区保留一定高度钢水,防止钢水上表面浮动的钢渣流入中包。我们在作业中发现,中央高位区虽没有钢水沉积,但周边低位区仍沉积不少钢水,且低位区面积大于高位区过多,这是不合理的,尤其是两个底吹气口的后区沉积量较大,沉积量会形成冷钢堆积,清理时倒掉浪费量也不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梯形钢包包底结构。
本实用新型方案是:包括高位区、低位区,两个底吹气口、一个浇注口,低位区耐火砖高260mm,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中位区,中位区由矩形区、斜角区连贯而成,矩形区处于第四象限,其一边界处于0度线上,另一边界与浇注口保有间隙,斜角区以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为中心线向两侧延扩两条S形斜角线,斜角区的表面积为矩形区表面积的1-1.1倍;中位区内包围的第三、第四象限的底壁区域为低位区,底壁的其余区域为高位区;中位区高于低位区40mm,高位区高于中位区5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两个底吹气口后区加高,扩大高位区、缩小低位区、设立过渡的中位区,使钢水进入浇注口较为集中,同时加大区位高差促进底壁残留钢水流动速度、流动量,每包次可多流出钢水0.2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大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高位区、低位区,两个底吹气口3、一个浇注口4,低位区耐火砖高260mm,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中位区6,中位区6由矩形区、斜角区连贯而成,矩形区处于第四象限,其一边界处于0度线上,另一边界与浇注口4保有间隙,斜角区以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为中心线向两侧延扩两条S形斜角线,斜角区的表面积为矩形区表面积的1-1.1倍;中位区6内包围的第三、第四象限的底壁区域为低位区7,底壁的其余区域为高位区5;中位区6高于低位区40mm,高位区5高于中位区50mm。
高位区5、中位区6、低位区落差加大,利于残留钢水流动、加大底壁残留流动量。
低位区7面积缩小在浇注口4附近界面,比原低位区小得多,高位区7面积扩大比原高位区大得多,中位区6作为过流区。包体1内,若以原低位区钢水残留量计放在本发明技术的低位区7中,则钢水水面高得多,水压高利于钢水流动。底壁低位区7保留同样的一定高度防渣流钢水,降低钢水残留量,每包次可多排出0.2吨钢水,多包次的钢水量则相当可观,提高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7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螨组合物
- 下一篇:轮机离心铸造型筒的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