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风饰板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7944.0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范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和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饰板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造型设计有向短车头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要求汽车通风饰板要尽可能的向前布置。
为了满足动力总成布置,通常会将真空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直接安装在汽车前围板上,同时要考虑通风饰板的向前设置要求,这样会导致传统一体式通风饰板将真空助力器带制动总泵总成的制动液加油口遮挡住。
由于传统汽车通风饰板多为一体式设计,这样会存在在加注制动液时需要将通风饰板整体拆除,从而影响正常的制动液加注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饰板及汽车,从而在无需拆卸通风饰板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加注制动液正常的进行。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饰板,包括:通风饰板主体和盖板;所述通风饰板主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卡口槽和至少一个定位槽,所述盖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卡扣和至少一个定位片;所述卡口槽与所述卡扣配合,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片配合以使所述盖板卡接在所述通风饰板主体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口槽设置在所述通风饰板主体的第一侧边上,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通风饰板主体的第二侧边上。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盖板的第三侧边上,所述定位片设置在所述盖板的第四侧边。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的定位片所在第四侧边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凸部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上形成一个弯折面,所述弯折面的内侧设置至少一个弹性部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饰板主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孔、导水槽和雨刮轴避让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孔与固定件配合使得所述通风饰板主体安装在汽车钣金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制动液加油口和所述通风饰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风饰板,包括:通风饰板主体和盖板,其中通风饰板主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卡口槽和至少一个定位槽,盖板上设置至少一个卡扣和至少一个定位片,通过卡口槽与卡扣的配合,定位槽与定位片的配合使得盖板卡接在通风饰板主体上。从而无需拆卸通风饰板,只需快速掀开盖板就可以保证加注制动液正常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饰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饰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饰板沿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饰板沿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饰板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饰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通风饰板主体1和盖板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饰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通风饰板主体1上设置至少一个卡口槽3和至少一个定位槽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2上设置至少一个卡扣5和至少一个定位片6;结合图1、图2和图3,所述卡口槽3与所述卡扣5配合,所述定位槽4和所述定位片6配合以使所述盖板2卡接在所述通风饰板主体1上。
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卡口槽3设置在所述通风饰板主体1的第一侧边上,所述定位槽4设置在所述通风饰板主体1的第二侧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7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应急保护盒的启动控制电路
- 下一篇:车载影音娱乐系统后加触摸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