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时间状态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9884.6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溢洋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间 状态 记录仪 | ||
1.一种时间状态记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a)、封装在壳体(a)内部的电路板(b)和显示屏(4);所述电路板(b)包括控制电路模块(1)、稳压电路(2)、电源电路(3)、分压电路(5)、温度检测电路(6)、触发装置(7);
所述的电源电路(3)输出电压信号给稳压电路(2),稳压电路(2)提供工作电压给控制电路模块(1)、显示屏(4)、分压电路(5)、温度检测电路(6)、触发装置(7);
所述的触发装置(7)输出触发信号给控制电路模块(1);温度检测电路(6)输出温度检测信号给控制电路模块(1);控制电路模块(1)输出显示屏控制信号和显示屏数据信号给显示屏(4);控制电路模块(1)输出分压电路控制信号给分压电路(5);分压电路(5)输出分压电压信号给显示屏(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状态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装置(7)输入食品状态信息给控制电路模块(1),控制电路模块(1)控制显示屏(4)显示食品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间状态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3)包括电池2P插头和锂电池,电池2P插头的GND端接地,电池2P插头的VCC端与锂电池的正极连接,VCC端还连接到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引出一输出端为电源输出端;
所述的稳压电路(2)包括芯片U2和电源输入端;芯片U2是型号为MCP1700的低压差稳压芯片,芯片U2具有3个引脚;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电路(3)的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源输入端连接到电容C19一端,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输入端还连接到电容C17的一端,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电源输入端还连接到芯片U2第2引脚,芯片U2第1引脚接地,芯片U2的第3引脚连接到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第3引脚还连接到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2第3引脚还连接到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引出3V电源输出端,同时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引出3V电源LCD输出端;
所述的显示屏(4)为双稳态液晶显示屏,显示屏(4)具有30个引脚;显示屏第0引脚和显示屏第29引脚接地;显示屏第1引脚和显示屏第28引脚悬空;显示屏第7引脚与稳压电路(2)的3V电源LCD输出端连接,显示屏第7引脚还经电容C8后接地;显示屏第27引脚也与稳压电路(2)的3V电源LCD输出端连接;显示屏第8引脚、显示屏第12引脚、显示屏第17引脚、显示屏第22引脚、显示屏第26引脚接地;接收分压电压信号的显示屏第2引脚、显示屏第3引脚、显示屏第4引脚、显示屏第5引脚、显示屏第6引脚与分压电路(5)连接;接收显示屏控制信号的显示屏第9引脚、显示屏第10引脚、显示屏第11引脚、显示屏第23引脚、显示屏第24引脚、显示屏第25引脚与控制电路模块(1)连接;接收显示屏数据信号的显示屏第13引脚、显示屏第14引脚、显示屏第15引脚、显示屏第16引脚、显示屏第17引脚、显示屏第18引脚、显示屏第19引脚、显示屏第20引脚、显示屏第21引脚也与控制电路模块(1)连接;
所述的触发装置(7)包括3V电源第一输入端、按键S1、按键S2、按键S3、按键S4;3V电源第一输入端与稳压电路(2)中的3V输出端连接;按键S1、按键S2、按键S3、按键S4的一端分别与3V电源第一输入端连接,按键S1的另一端经电阻R18后接地,按键S2的另一端经电阻R17后接地,按键S3的另一端经电阻R15后接地,按键S4的另一端经电阻R14后接地;按键S1和电阻R18之间引出一输出端为PA12端,按键S2和电阻R17之间引出一输出端为PA11端;按键S3和电阻R15之间引出一输出端为PA2端,按键S4和电阻R14之间引出一输出端为PA0端;
所述的温度检测电路(6)包括3V电源第二输入端和电阻R16,3V电源第二输入端与稳压电路(2)的3V电源输出端连接;电阻R16一端与3V电源第二输入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经热敏电阻RT后接地,热敏电阻RT两端并联有电容C23;电阻R16和热敏电阻RT之间引出一输出端为PA7端,PA7端与控制电路模块(1)连接,温度检测电路(6)通过PA7端传输温度检测信号给控制电路模块(1);
所述的分压电路(5)包括芯片U1和3V电源LCD输入端;芯片U1是型号为TPS61040DBVR的升压转换器,芯片U1具有5个引脚;3V电源LCD输入端与稳压电路(2)的3V电源LCD输出端连接;3V电源LCD输入端连接到P沟道的MOS管Q1的源极,MOS管Q1的栅极与控制电路模块(1)连接,MOS管Q1的源极还与二级管D1的负极连接,MOS管Q1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还连接到芯片U1第5引脚和芯片U1第4引脚,MOS管Q1的漏极还经电感L1连接到二极管DB1的正极,二极管DB1正极与芯片U1第1引脚连接,二极管DB1的负极经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后接地,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引出一连接端与芯片U1第3引脚连接,电阻R4和电阻R5之间引出一连接端与N沟道的MOS管Q2漏极连接,MOS管Q2的源极接地,MOS管Q2的源极还与二级管D2的正极连接,MOS管Q2漏极与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MOS管Q2的栅极与控制电路模块(1)连接;电阻R3两端并联有电容C3,二极管DB1的负极还经电阻R2、电阻R6、电阻R8、电阻R11、电阻R13接地,二极管DB1和电阻R2之间引出一输出端为V0输出端,V0输出端与显示屏第2引脚连接,该输出端还经电容C1后接地;电阻R2和电阻R6之间引出一输出端,该输出端为V1输出端,V1输出端与显示屏第3引脚连接,该输出端经电容C4后接地;电阻R6和电阻R8之间引出一输出端,该输出端为V2输出端,V2输出端与显示屏第4引脚连接,该输出端经电容C5后接地;电阻R8和电阻R11之间引出一输出端,该输出端为V3输出端,V3输出端与显示屏第5引脚连接,该输出端还经电容C7后接地;电阻R11和电阻R13之间引出一输出端,该输出端为V4输出端,V4输出端与显示屏第6引脚连接,该输出端还经电容C11后接地;
所述的控制电路模块(1)包括芯片U3、复位按键、辅助的8PiN接口;芯片U3是型号为STM32F103C8T6的32位单片机;8PiN接口具有8个引脚,8PiN接口第1引脚连接5V工作电压;8PiN接口第2引脚与电源输出端连接,8PiN接口第3引脚、8PiN接口第4引脚、8PiN接口第5引脚、8PiN接口第6引脚与控制电路模块(1)连接;8PiN接口第7引脚、8PiN接口第8引脚接地;芯片U3具有48个引脚;芯片U3第10引脚与触发装置(7)中的PA0端连接,芯片U3第12引脚与PA2端连接,芯片U3第32引脚与PA11端连接,芯片U3第33引脚与PA12端连接;芯片U3第11引脚与分压电路(5)的MOS管Q1的栅极连接,芯片U3第13引脚与MOS管Q2的栅极连接;芯片U3第17引脚与温度检测电路(6)中的PA7端连接;芯片U3第30引脚与8PiN接口第6引脚连接;芯片U3第31引脚与8PiN接口第5引脚连接,芯片U3第6引脚经电容C6后接地,芯片U3第44引脚与8PiN接口第4引脚连接,芯片U3第44引脚还经电阻R10后接地,芯片U3第7引脚与8PiN第3引脚连接;芯片U3第7引脚经电容C9后接地,芯片U3第7引脚经电阻R12后与稳压电路(2)的3V电源输出端连接;芯片U3第7引脚还经电容C10后接地;芯片U3第7引脚还连接到复位按键的一端,复位按键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3第1引脚连接到电池2P插头的正极,电池2P插头的负极接地,电池2P插头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有电容C20;芯片U3的第9引脚、芯片U3第24引脚、芯片U3第36引脚、芯片U3第48引脚都与稳压电路(2)的3V电源输出端连接,同时经电容C12后接地;电容C12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芯片U3第22引脚、芯片U3第35引脚、芯片U3第37引脚、芯片U3第8引脚接地;芯片U3第4引脚经电容C16后接地,芯片U3第3引脚经电容C18后接地,芯片U3第4引脚和芯片U3第3引脚之间连接有Y2电容;芯片U3第26引脚与显示屏第9引脚连接,芯片U3第25引脚与显示屏第10引脚连接,芯片U3第22引脚与显示屏第11引脚,芯片U3第21引脚与与显示屏第23引脚连接,芯片U3第46引脚与显示屏第24引脚连接,芯片U3第45引脚与显示屏第25引脚连接;芯片U3第43引脚与显示屏第21引脚连接,芯片U3第42引脚与显示屏第20引脚连接,芯片U3第41引脚与显示屏第19引脚连接,芯片U3第40引脚与显示屏第18引脚连接,芯片U3第39引脚与显示屏第16引脚连接;芯片U3第20引脚和显示屏第经电阻R7后接地,芯片U3第20引脚还与显示屏第15引脚连接;芯片U3第19引脚与显示屏第14引脚连接;芯片U3第18引脚与显示屏第13引脚连接;芯片U3第14引脚、芯片U3第15引脚、芯片U3第16引脚、芯片U3第29引脚、芯片U3第34引脚、芯片U3第37引脚、芯片U3第38引脚、芯片U3第2引脚、芯片U3第27引脚、芯片U3第28引脚悬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溢洋光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溢洋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98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人脸考勤门禁终端
- 下一篇:一种配电网网格化供电辅助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