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伏光热用翅片式风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0174.5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3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樊桢焘;赵苏荻;马健;李辉;宋柯;李康;马涛;马君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方孔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福拓太科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42 | 分类号: | H02S4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热 用翅片式风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光热用翅片式风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光伏电池只能将接收到的太阳能中的15%左右转化成电能,其余85%转化为不能利用的热能,不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产生的热能还会影响光伏电池的使用效率及寿命。近年来,光伏光热的综合利用研究也有报道,如专利CN203071112U公开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用的换热器装置,其热管为半圆形热管,与太阳能电池板的接触面不够大,同时此换热器装置利用的为水循环方式,不但容易对管材造成腐蚀,产生水垢,且水循环系统密封性要求很高,否则容易造成渗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光热用翅片式风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光伏光热用翅片式风循环装置,包括光伏板及位于光伏板电池组件上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固定在电池组件上的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外设有保温材料壳体,保温材料壳体与光伏板构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上设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散热翅片由单只翅片组合而成,每个单只翅片由条状底板和突出于条装底板上的肋片组成,肋片数量为1-40条。
所述肋片距保温壳体0-10mm。
所述散热翅片由导热介质粘结在光伏板背面的电池组件上,较光伏板两端短5-30mm。
所述保温材料为石棉、玻璃棉或聚氨酯。
所述光伏板为矩形,进、出气口设在对角线所在的对角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组合式翅片,且翅片为矩形,增大了换热接触面积,保温层进一步保证了热利用率,将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光热用组合翅片式风循环装置收集的热风再利用,可使太阳能利用率达到50-70%,减少了资源浪费,且风循环系统不同于水循环系统,对系统密封性要求不高,且检修方便,不用停机检修,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一种光伏光热用组合翅片式风循环装置,包括光伏板1及位于光伏板电池组件2上的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固定在电池组件2上的散热翅片4,散热翅片4外设有保温材料壳体6,保温材料壳体6与光伏板1构成密闭腔体,密闭腔体上设进气口7和出气口8。
散热翅片4由单只翅片组合而成,每个单只翅片由条状底板41和突出于条装底板上的肋片42组成,肋片42数量为1-40条,肋片42之间形成气流通道。
散热翅片4由导热介质3粘结在光伏板背面的电池组件2上,较光伏板1两端短5-30mm,形成横向空气通道5,导热介质为导热胶。
保温材料为石棉、玻璃棉或聚氨酯。
光伏板为矩形,进气口7、出气口8设在对角线所在的对角上。
光伏板吸收太阳能转换为电能时,同时释放的热能经导热胶、散热翅片导热并散发至气流通道,风从进气口7进入,在翅片与光伏板两端形成的横向气流通道5以及翅片肋片之间形成的气流通道流通,吸收翅片散发的热能变为热风,经出气口8收集进行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方孔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福拓太科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方孔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福拓太科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0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水碳酸镁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煤质低灰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