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螺钉预留间隙的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0877.8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4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协利;黄仁灿;满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螺钉 预留 间隙 接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触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接线螺钉预留间隙的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通常包括有静触头和躯壳,静触头装在躯壳上,在静触头上一般设有螺孔,在静触头的螺孔处则旋接有螺钉,以便于利用螺钉将导线固定在静触头处,在静触头的螺孔的下方的躯壳处则设有圆柱形让位孔,以用来容纳螺钉的螺柱部分。为了提供用户接线方便,螺钉旋接在静触头的螺孔时会预留适当间隙,这样,就可以使用户在使用接触器时直接将线锁紧,而不需要先松开螺钉再接线。
现有技术的一种接触器是采用普通圆柱形螺钉来旋接在静触头的螺孔处,这种接触器在装配时,可以在旋接普通圆柱形螺钉时,使普通圆柱形螺钉与静触头螺孔存在配合间隙,但是,普通圆柱形螺钉很容易因接触器产品运输、使用等过程中的振动而旋转,不是掉出来就是旋进去,无法保持在预设的位置上,从而给用户连接导线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接触器是采用自切三角牙螺钉来旋接在静触头的螺孔处,通过三角牙螺钉自切部分与静触头螺孔之间适度的过盈配合,使该螺钉在自切部位对静触头螺孔产生挤压作用时卡滞在这一位置上,用户接线时施加足以克服卡滞作用的扭矩后把螺钉完全锁紧。但是,采用自切三角牙螺钉技术方案难度很大,原因是:一,螺钉与静触头螺孔的过盈量需要精确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否则要么由于过盈量不足而不能产生卡滞效果,要么由于过盈量过大而使螺钉卡得太紧,使用再大的扭矩也锁不到底;二,自切三角牙螺钉属于特殊形状螺钉,批量生产时很难精确控制形状及尺寸,且尺寸难以精确检验;螺孔上的配合尺寸无法直接测量,破坏后测量又很难控制测量精度,因此过盈量的控制无法做到很精确;三,由于过盈量波动大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当过盈量偏大时,克服卡滞作用所需要的扭矩也偏大(根据实际批量生产需要所确定的允许卡滞扭矩可高达1.5Nm),使真正锁紧导线的有效扭矩明显减小(对于确定规格的螺钉,按相关标准,接线时能施加的总扭矩是固定的,如2.5Nm不变),可能导致导线不能真正锁紧,进而造成导电接触不良,引发接触器非正常失效,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接线螺钉预留间隙的接触器,通过对接触器的躯壳结构进行改进,使得采用普通圆柱形螺钉就能实现接线螺钉预留间隙,并且对静触头的螺孔也无特殊要求,具有零件通用性高,可操作性强,而且不增加额外的成本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螺钉预留间隙的接触器,包括圆柱形螺钉、静触头和躯壳;所述静触头上设有能够与圆柱形螺钉相配合的螺孔;在静触头的螺孔的正下方的躯壳处设有圆柱形让位孔,以便于在静触头螺孔下方对圆柱形螺钉进行让位;所述圆柱形让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钉的外径;在圆柱形让位孔的孔壁处向孔内方向凸伸有三个侧平面,三个侧平面沿着圆柱形让位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相邻的二个侧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侧平面与伸入圆柱形让位孔的圆柱形螺钉呈过盈方式相接触。
所述静触头下方的躯壳处还设有封闭槽,所述圆柱形让位孔容纳在所述封闭槽中,所述封闭槽的槽沿还设有封闭筋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螺钉预留间隙的接触器,是在不改变原有的圆柱形螺钉与静触头螺孔相配合的基础上,在躯壳上开设圆柱形让位孔,该躯壳上的圆柱形让位孔为同类产品通用设计,位于静触头螺孔正下方,其直径大于圆柱形螺钉外径,在圆柱形让位孔的孔壁处向孔内方向凸伸侧平面,并使所述侧平面与伸入圆柱形让位孔的圆柱形螺钉呈过盈方式相接触。静触头螺钉与静触头螺孔为正常间隙配合,螺钉可自由旋入或松出;当旋入的螺钉末端接触到躯壳让位孔的侧平面后,圆柱形螺钉外螺纹适度挤压侧平面,形成相匹配的凹纹并咬合在螺钉的外螺纹表面,由于干涉产生的摩擦力阻滞螺钉的继续旋入,将螺钉卡滞在需要的位置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0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