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吊钩偏角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1619.1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王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C13/16 | 分类号: | B66C13/16;B66C13/46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吊钩 偏角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各类型起重机吊钩偏角的检测或空间悬摆物体运动偏角的检测装置。它可对空间悬摆物体实现xoz和yoz两个投影面上物体摆动角度和角速度的测量。
背景技术
目前的起重设备多由具有特种职业资格证书的专门人员从事操作。为提高起重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未来的起重机可实现计算机自动控制。在实现自动控制的过程中,对吊钩摆动角度和角速度的检测是必须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伸缩式吊钩偏角检测装置,它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检查精度高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伸缩式吊钩偏角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小车底板上,支撑座下端通过x方向转动轴,x方向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x轴编码器,编码器联结件固定于x方向转动轴上,y方向转动轴通过编码器联结件,y方向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y轴编码器和配重块,定位钢绳穿过空心伸缩定位杆,y方向转动轴连接有伸缩定位杆,伸缩定位杆连接伸缩定位杆、伸缩定位杆连接伸缩定位杆,伸缩定位杆、钢丝绳均与钩头动滑轮连接。
所述的滑轮连接钩头。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原理即可实现伸缩定位杆和定位钢绳在升降过程和吊钩摆动过程中的角度定位,其结构简单、运动灵活、升降自如、安全可靠。在角度检测方面,巧妙地利用两个互成90度直角的编码器实现在xoz和yoz两个投影面上物体摆动角度和角速度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悬摆物体在xoz和yoz两个投影面上物体摆动角度和角速度的检测。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伸缩式吊钩偏角检测装置结构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中:1支撑座;2小车底板;3x方向转动轴;4钢丝绳;5y轴编码器;6x轴编码器;7配重块;8y方向传动轴;9定位钢绳;10伸缩定位杆、11伸缩定位杆、12伸缩定位杆;13钩头动滑轮;14钩头;15编码器联结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2和3所示,伸缩式吊钩偏角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固定安装在小车底板2上,支撑座1下端通过x方向转动轴3,x方向转动轴3上固定连接有x轴编码器6,编码器联结件15固定在x方向的转动轴3上,y方向传动轴8通过编码器联结件15,y方向传动轴8上固定连接有y轴编码器5和配重块7,定位钢绳9穿过空心伸缩定位杆10、伸缩定位杆11和伸缩定位杆12,y方向传动轴8连接有伸缩定位杆10,伸缩定位杆10连接伸缩定位杆11、伸缩定位杆11连接伸缩定位杆12,伸缩定位杆12、钢丝绳4均与钩头动滑轮13连接,滑轮13连接钩头14。
1、吊钩摆动检测方式:主要通过两个互成90度安装的编码器加以实现。
2、吊钩提升和下降过程中定位钢绳和多段伸缩定位杆。
本发明如附图2所示。由于起重机的吊钩或悬摆物体在空间中的摆动可能是任意方向的。为了检测到起重机吊钩或悬摆物体摆动的偏角和角速度,可以按照附图1将物体摆动的实际角度在xoz和yoz两个投影面上进行分解。分解所获得的投影角度即是需要的待检测角度。
为了达到上述检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成熟的增量式编码器作为检测器件。增量式编码器是将转动轴产生的角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的器件。通过将两个增量式编码器成90度安装,如附图2所示,即可以达到检测吊钩或悬摆物体运动时在xoz和yoz两个投影面上夹角和偏角速度的目的。
由于实际起重机吊钩钢丝绳刚性不足,在检测装置的设计中加装了多段伸缩定位杆和定位钢绳。它们的作用是保证吊钩在任意高度上摆动时,都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便准确地检测吊钩摆动时的偏角和偏角速度。当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滑轮钩头做相应的提升运动,钩头顶动伸缩杆向上运动。当起重机下放重物时,伸缩杆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段下放。同时定位钢绳按照一定的传动比做相应的提升和下放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未经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6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式石蒜鳞茎切刀
- 下一篇:甲醇水蒸气制氢发电系统及其燃料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