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仪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1663.2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7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门光辉;刘冠峰;吕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韦达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路凯;胡彬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仪贴片 | ||
1.一种治疗仪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贴片本体和连接导线,所述贴片本体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贴合层、抗张层和薄膜保护层,所述贴合层为导电硅胶,所述抗张层为纤维布;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治疗仪的输出端,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贴片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张层为可导电的纤维布,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抗张层和薄膜保护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线包括保护外壳、可导电的纤维线和不可导电的纤维线,所述保护外壳包裹所述可导电的纤维线和不可导电的纤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仪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本体为椭圆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仪贴片,其特征在于:用于静脉曲张治疗仪,所述静脉曲张治疗仪包括用于实现人机通讯的接口单元、用于控制电脉冲产生的控制单元、用于输出刺激电脉冲的输出单元和用于给各单元提供电源的供电模块;
所述接口单元包括用于输入命令和输出使用状态的人机界面和用于提示工作时间的警报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升压电路、脉冲产生电路、低压检测电路和主控IC电路,所述输出单元包括输出反馈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电路,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外接电源和宽电压工作电路;
所述人机界面通过LCD驱动电路、LCD背光电路和按键扫描电路与所述主控IC电路的连接实现对仪器的人工启动和调节,所述按键扫描电路设置有用于调节控制脉冲输出强度大小的按键与仪器的开关按键;
所述主控IC电路与所述人机界面连接并接收所述人机界面的指令来运行所述控制单元,所述警报器连接于所述主控IC电路,且受控于所述主控IC电路;
所述主控IC电路连接并控制所述升压电路和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产生变化脉冲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所述输出反馈电路连接于所述主控IC电路;
所述宽电压工作电路连接所述外接电源,并输出电压供给其他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仪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曲张治疗仪的所述主控IC电路的主控芯片U1设置有开机工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仪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电源为9V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仪贴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脉曲张治疗仪的所述LCD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41、R40、R39、R38、R37、R36、R35、R34、R33、R32、R31、R30、R29、R28、R27、R26和LCD1,所述LCD背光电路包括电阻R22、R23、晶体管Q8、LCD显示LED1和LED2,所述按键扫描电路包括电阻R42、R19、R20、开关S1、S2和S3;
所述警报器包括电阻R25、晶体管Q2和蜂鸣器Buz;
所述升压电路包括电容C2、C3、C8、电阻R5、R7、R8、R9、三极管T1、T2、电感L1、二极管D1、D2和三极管Q6;
所述脉冲产生电路包括电阻R13、R16、R15、R21、R14、三极管Q3、Q4、Q5和Q7;
所述低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R3;
所述主控IC电路包括主控芯片U1、电容C6、C7、C9、C11和电阻R4;
所述输出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10和R11,所述输出电路包括二极管D3、D4、电阻R17和输出口OUT;
所述供电模块包括宽电压工作芯片U2、电解电容C3、固定电容C4和C5;
电解电容C3的正极与外接电源、宽电压工作芯片U2的第5接脚和三极管T1的源极S连接,电解电容C3的负极与固定电容C4、C5的接地的一端和宽电压工作芯片U2的接地的一端连接,固定电容C4的另一端与宽电压工作芯片U2的第1接脚、固定电容C11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1的Vcc接脚连接,固定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固定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于宽电压工作芯片U2的第3接脚;
三极管T1的栅极G与电阻R5的一端和三极管开关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于外接电源,三极管开关Q1的基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P5.4接脚,三极管开关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1的漏极D与电解电容C3的正极、固定电容C2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解电容C3的负极和固定电容C2的另一端都接地,电感L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T2的漏极D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
三极管T2的源极S与电阻R7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并接地,三极管T2的漏极D与主控芯片U1的P1.6接脚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开关Q6的基极并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8的正极、二极管D3、D4的负极、电阻R9、R10的一端连接,电解电容C8的负极接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阻R4、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1的P1.1接脚和固定电容C7的一端连接,固定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开关Q6的集电极,三极管开关Q6的基极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P0.3接脚;二极管D3、D4的正极与电阻R15的一端、输出口OUT的一端和二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开关Q4的基极和电阻R16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于三极管开关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于主控芯片U1的P0.2接脚;输出口OUT的另一端与三极管开关Q4、Q5、Q7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7并联在输出口OUT的两端;三极管开关Q5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于主控芯片U1的P3.3接脚,三极管开关Q7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于主控芯片U1的P3.3接脚,三极管开关Q5、Q7的发射极接地;
二极管D1的负极与外接电源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R3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与固定电容C6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1的P1.0接脚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
主控芯片U1的Vcc接脚还与三极管Q2、Q8的发射极和电阻R42、R40、R38、R36、R34、R32、R30、R28、R26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P3.1接脚,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Buz的一端,蜂鸣器Buz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1的P3.0接脚,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LCD显示的LED1和LED2的正极,LED1和LED2的负极接地;
电阻R42的另一端与电阻R19、R20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1的P1.7接脚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按键S1的一端连接,按键S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0的另一端与按键S2的一端连接,按键S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40的另一端与电阻R41的一端和LCD1的com7接脚连接,电阻R38的另一端与电阻R39的一端和LCD1的com6接脚连接,电阻R36的另一端与电阻R37的一端和LCD1的com5接脚连接,电阻R34的另一端与电阻R35的一端和LCD1的com4接脚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电阻R33的一端和LCD1的com3接脚连接,电阻R30的另一端与电阻R31的一端和LCD1的com2接脚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电阻R29的一端和LCD1的com1接脚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与电阻R27的一端和LCD1的com0接脚连接,电阻R41、R39、R37、R35、R33、R31、R29、R27的另一端连接于主控芯片U1的P5.5接脚;
主控芯片U1的P3.2接脚连接按键S3的一端,按键S3的另一端接地;
主控芯片U1的P0.1、P0.0、P2.7、P2.6、P2.5、P2.4、P2.3、P2.2、P2.1、P2.0、P3.7、P3.6、P3.5、P3.4、P1.0、P1.1、P1.2、P1.3、P1.4、P1.5和P1.6接脚分别对应电性耦接于所述LCD1的seg9、seg8、seg7、seg6、seg5、seg4、seg3、seg2、seg1、seg0、com0、com1、com2、com3、com4、com5、com6和com7接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韦达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韦达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6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移传递手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送料的钣金固定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