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瞳孔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1723.0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程杰;汤小曼;张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10 | 分类号: | A61B3/10;A61B3/14;A61B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瞳孔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视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瞳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瞳孔的普通检查,医务人员通常采用手电筒对瞳孔进行照射,肉眼进行观察的情况,虽然直观、迅速,但是主观判断性强,不客观,并且在白天与晚上进行检测的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瞳孔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对瞳孔检测主观判断性强、不客观、误差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瞳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摄像头、发光装置、眼罩、控制器、发射器、接收器、图像处理装置;
摄像头安装在检测机的左端,发光装置设置在摄像头的周围,眼罩安装在发光装置的周围,控制器和发射器安装在检测机的内部,控制器与发射器相连接,接收器安装在图像处理装置的内部,接收器与发射器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发光装置采用微弱的钴蓝光发光器,所发出的钴蓝光能够与图像处理装置的相关性强,使用简单,可重复性较好。
摄像头以一分辨率获取眼球的一个图像帧作为检测图像,摄像头采集频率为30帧每秒的图像处理信号。
控制器用于将摄像头采集到的检测图像通过发射器向外传输。
图像处理装置采用微型计算机。
发射器采用频率为315M的F05A发射器,接收器采用频率为315M的J05B超外差接收器。
将眼罩扣在眼睛上,打开发光装置,微弱的钴蓝光对瞳孔进行照射,钴蓝光不会伤害眼睛,摄像头对钴蓝光照射的瞳孔采取的检测图像清晰,图像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将信号传输到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装置采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便于携带,并且对图像的处理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实现快速对瞳孔大小及对光线反射能力的准确、快速检测,使用效果好,图像传输和处理的速度快,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瞳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检测机;2、摄像头;3、发光装置;4、眼罩;5、控制器;6、发射器;7、接收器;8、图像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瞳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1、摄像头2、发光装置3、眼罩4、控制器5、发射器6、接收器7、图像处理装置8;
摄像头2安装在检测机1的左端,发光装置3设置在摄像头2的周围,眼罩4安装在发光装置3的周围,控制器5和发射器6安装在检测机1的内部,控制器5与发射器6相连接,接收器7安装在图像处理装置8的内部,接收器7与发射器6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发光装置3采用微弱的钴蓝光发光器,所发出的钴蓝光能够与图像处理装置8的相关性强,使用简单,可重复性较好。
摄像头2以一分辨率获取眼球的一个图像帧作为检测图像,摄像头2采集频率为30帧每秒的图像处理信号。
控制器5用于将摄像头2采集到的检测图像通过发射器6向外传输。
图像处理装置8采用微型计算机。
发射器6采用频率为315M的F05A发射器6,接收器7采用频率为315M的J05B超外差接收器7。
将眼罩4扣在眼睛上,打开发光装置3,微弱的钴蓝光对瞳孔进行照射,钴蓝光不会伤害眼睛,摄像头2对钴蓝光照射的瞳孔采取的检测图像清晰,图像传输到控制器5,控制器5通过发射器6和接收器7将信号传输到图像处理装置8,图像处理装置8采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便于携带,并且对图像的处理速度快、信号处理准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能够实现快速对瞳孔大小及对光线反射能力的准确、快速检测,使用效果好,图像传输和处理的速度快,便于推广使用。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履带端联器内六方螺栓挤压成型的热挤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气动钳式拉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