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合器用皮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1771.X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颜丽峰;冯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兴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36 | 分类号: | F16H5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陆磊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合 器用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离合器离合器用的皮带轮。
背景技术
皮带轮,属于盘毂类零件,制造工艺上一般以铸造、锻造为主,其材料一般采用铸铁制造。皮带轮主要用于远距离传送动力的装置,例如农用车、拖拉机、汽车、矿山机械、机械加工设备等。
参见图1,现有的皮带轮的缺陷在于:
1.现有的皮带轮的设计尺寸较大,这势必会增加了制造成本。
2.现有的皮带轮的通槽为断开的圆周槽,这种结构的磁力损失较大。另外,其摩擦面积较小,导致离合器传递扭矩的能力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离合器用皮带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离合器用皮带轮,包括轮毂、衔铁、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和隔磁材料;所述轮毂设置于衔铁的内部,且与所述衔铁连接,在轮毂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在通孔的外围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以通孔为圆心构成同心圆周槽,在所述第一通槽上设有摩擦磁极,在所述第二通槽和通孔之间设有球轴承,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为连续的同心圆周槽,在同心圆周槽内通过钎焊填充有隔磁材料。
优选的,所述轮毂的直径47mm,通孔的直径40mm,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深度为4mm,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宽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同心圆周槽内填充的隔磁材料为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缩小了皮带轮的直径,减少了铜线使用量。
2.通过采用连续的圆周槽结构,并在圆周槽结构内填充隔磁材料,减少了磁力损失,增加了摩擦能力,提高了离合器的传递扭矩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离合器用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离合器用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轮毂1、衔铁2、通孔3、第一通槽4、第二通槽5、摩擦磁极6、球轴承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离合器用皮带轮,包括轮毂1、衔铁2、第一通槽4、第二通槽5和隔磁材料;所述轮毂1设置于衔铁2的内部,且与所述衔铁2连接,在轮毂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3,在通孔3的外围开设有第一通槽4和第二通槽5,所述第一通槽4和第二通槽5以通孔3为圆心构成同心圆周槽,在所述第一通槽4上设有摩擦磁极6,在所述第二通槽5和通孔3之间设有球轴承7,所述第一通槽4和第二通槽5为连续的同心圆周槽,在同心圆周槽内通过钎焊填充有隔磁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轮毂1的直径47mm,通孔3的直径40mm,第一通槽4和第二通槽5的深度为4mm,第一通槽4和第二通槽5的宽度为1.5mm,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离合器用皮带轮的小型化。
另外,所述同心圆周槽内填充的隔磁材料为铜,该种结构设计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兴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兴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1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一体式超声波液位计
- 下一篇:一种防炸管的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