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轴测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2613.6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海;庞涯;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朗科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力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测力传感器领域。
背景技术
机车牵引力是评定机车性能的一项主要技术指标,在设计机车时必须首先计算和绘制机车的预期牵引性能曲线。以使得设计人员能够按照相关参数合理的设计车辆相关参数。便于车辆能够安全合理的运行。目前的机车牵引力传感器难以满足设计人员的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轴测力传感器,能够测得车辆牵引力的同时,测得车辆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力。便于为设计人员在车辆设计时提供更好的决策数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三轴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在所述传感器本体一端固接用于连接车头用的法兰板,所述传感器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在所述第一单元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竖直方向拉力的第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该第一单元上下两侧外壁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槽;在所述第二单元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水平方向拉力的第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在该第二单元水平方向侧壁设置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槽;所述第三单元具有配合车箱连接部的半球形结构,在该第三单元内设置第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输出端连接一A/D转换模块,通过A/D转换模块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A/D转换模块连接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CAN模块,所述CAN模块连接CAN总线,在所述CAN总线上设置用于检测信号来源的检测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槽设置有四条,分别设置在第一单元位于与所述法兰板和所述第二单元的连接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槽设置有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位于与所述第一单元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三轴测力传感器在能够侧得车辆牵引力的同时,还能够同时得到车辆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为车辆设计人员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车辆参数;并且内置的三个传感器组件通过CAN总线并联为一个秤重系统,通过一根总线可将秤重系统的数据输出到显示单元,不需要在传感器本体内布置过多的传输线路,大大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3,三轴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2,在所述传感器本体2一端固接用于连接车头用的法兰板1,所述传感器本体2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单元20、第二单元21和第三单元22,在所述第一单元20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竖直方向拉力的第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100,在所述第二单元21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车辆水平方向拉力的第二电阻应变式传感器101,所述第三单元22具有配合车箱连接部的半球形结构,在该第三单元22内设置第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102,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输出端连接一A/D转换模块103,所述A/D转换模块103连接微处理器104,所述微处理器104的输出端连接CAN模块105,所述CAN模块105连接CAN总线106,在所述CAN总线106上设置用于检测信号来源的检测单元107。第一、第二、第三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将测得的力的信号通过CAN总线传输时通过检测单元107将不同的信号分类,并且最终分类的信号输出到显示单元,以显示相关测力数据。
在所述第一单元20上下两侧外壁开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槽23,并且所述第一槽23设置有四条,分别设置在第一单元20位于与所述法兰板1和所述第二单元21的连接处。在所述第二单元21水平方向侧壁设置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槽24,所述第二槽24设置有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单元21位于与所述第一单元20连接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三轴测力传感器在能够侧得车辆牵引力的同时,还能够同时得到车辆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为车辆设计人员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车辆参数;并且内置的三个传感器组件通过CAN总线并联为一个秤重系统,通过一根总线可将秤重系统的数据输出到显示单元,不需要在传感器本体内布置过多的信号传输线路,大大简化了安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朗科精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朗科精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26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